"志愿红"林间疏果解民忧

4月15日,龙河镇永兴村的蜂糖李果园内一派繁忙景象。当天,永兴村“礼远”志愿服务队走进村民李心淑的果园,开展“助农疏果”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果树丰产提质。蜂糖李作为永兴村的特色产业之一,疏果环节直接关系水果品质。“要优先去除畸形果、病虫果,保留果形饱满的幼果,确保养分集中供应。”在现场,果园主人向志愿者们演示了疏果技巧。随后,志愿者们分成两组,对果园的300余株果树进行精细化疏果作业。“家里缺劳力,正愁疏果赶不上时节,多亏大家解了燃眉之急!”看着疏果后整齐的果园,李心淑连连道谢。龙河镇宣传委员吴永琼告诉记者,该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将志愿服务融入春耕秋收、矛盾调解、文化惠民等环节,为乡村治理注入温暖力量。特约记者 王亚明‍

2025-04-15

【寿城有爱 志愿长寿】一次特殊的探监,温暖故事感化服刑人员

3月22日上午,龙河镇永兴村“礼远”志愿服务队白木全、付军清、文华明等五位志愿者走进渝州监狱,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探监活动。面对铁窗后的服刑人员曹文(化名),志愿者们不仅带去了家乡的问候,更用十年如一日的帮扶,为他点亮了重生的希望。“我们替你尽孝,你安心改造”曹文入狱已十年。服刑期间,其父亲离世,家中仅剩八旬母亲孤苦无依。“你爸的后事我们办妥了,花圈上写着你的名字,你永远是他的儿子。”探监室里,志愿者将一叠照片推至玻璃窗前,照片里,志愿者们抬棺送葬、坟前祭扫的场景让曹文痛哭流涕。为了让曹文安心改造,志愿者们接力照料其母亲。2021年寒冬,老人突发疾病,队员们深夜背她就医;2024年中秋,志愿者为老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在院中挂起红灯笼,围着老人唱起耳熟能详的歌,上演着自编自演的舞蹈。 “妈,对不起!儿子一定好好改造”2024年8月25日,曹文的母亲生病被志愿者紧急送到龙河镇卫生院进行救治,老人身体状况恢复良好。9月1日,老人安详离世。志愿者们再一次披麻戴孝,扶棺送行。“老人家,曹文托我们给您磕头了!”志愿者白木全、文华明、岳中兰等人在灵前郑重三叩首。探监当日,志愿者讲述着老人生前的一些事儿,曹文感激不已:“妈,儿子对不起您……我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出去后加入志愿服务队,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高墙内外,都是我们的责任”这场持续十年的帮扶,早已超越普通志愿服务。“服刑人员家属往往承受双重痛苦,我们要做高墙内外的‘连心桥’”。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团队已帮扶多个类似家庭,其中2名刑释人员主动加入志愿队。龙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负责人罗群透露,未来龙河镇将加大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在适当时机将联合监狱开设“亲情直播间”,让改造表现优异者与家人“云团聚”。特约记者 王亚明

2025-03-22

【寿城有爱 志愿长寿】微光聚成星河 温暖“一老一小”

(资料图)3月18日清晨,但渡镇回龙寨的山林间,10岁的乐乐举着望远镜,专注地观察着。一只白鹭突然掠过龙溪河面,翅尖点破春水的瞬间,乐乐惊喜地大喊:“妈妈快看!它翅膀张开来比我的书包还大!”这场由扬善社工组织的观鸟活动,正是他们用点滴关怀温暖“一老一小”群体的生动写照。灶台上的温度:一顿饺子焐热23颗孤独的心(资料图)推开古镇社区谢嬢嬢家的门,社工小王熟练地系上围裙。案板上,南瓜小米粥的香气与韭菜猪肉馅的香味混合弥漫。小王一边揉面,一边翻看老人的体检报告:“上次跟您说少放点盐,这次血压数据好多了吧?”谢嬢嬢舀起一勺馅料,眼眶泛红:“老伴走后,这灶台冷了八年了……” 此时,锅盖缝隙冒出的白雾,模糊了窗台上的绿萝和墙上的 “营养食谱”。 在顺风亭社区,彭嬢嬢抚摸着崭新的厨房瓷砖,轻声说:“收拾得真好!像自家人一样。”社工笑着,用抹布继续清理油烟机,让亲情的温暖回归家中。这样温馨的场景,同时在23户独居老人家中上演。 指尖上的重生:让畸变的双手握住尊严(资料图)在桃花社区陈阿姨的康复日记本上,歪斜的字迹记录着新生:“3月5日,自己系扣子;3月12日,煮了番茄蛋面……”当那双因脊髓空洞症变形的手终于稳稳端起面碗,康复师满含热泪:“她练习切土豆丁时,血泡磨破七个。”如今,陈阿姨的抖音账号里,残疾厨娘话题下的番茄炒蛋教程播放量破万,评论区挤满“加油”的表情包。 山水间的誓言:3500双手托起绿水青山(资料图)在菩提山环山步道上,环保志愿者老周的登山包别着特殊“勋章”——去年巡河时捡拾了362公斤垃圾兑换的纪念章。3月9日,在纳溪河畔,他带着孙子在油菜花田里制作“落叶书签”:“这片银杏叶是巡护时从洪水里捞出来的,现在成了娃儿眼里的‘金蝴蝶’。”此刻,远处传来孩子们的齐诵:“我要做青山的孩子,当河流的卫士……”童声回荡,惊起群鸟飞翔。 微光聚成星河,温暖“一老一小”。扬善社工的雷锋月记忆,镌刻在420组家庭共同拼合的候鸟拼图上,凝固在142位帮扶对象眼角的泪光中,更流淌进8000人次参与者的生命长河。记者 骆英

2025-03-20

【寿城有爱 志愿长寿】王凤敏:志以星火,愿暖万家

“坐轮椅时,要拉紧两侧车闸固定车轮,翻起脚踏板,协助患者坐入轮椅中,尽量往后坐,系上安全带……”3月的清晨,还带着丝丝凉意,但培训班里的王凤敏已经忙碌起来。在理论教学时,她条理清晰地阐释复杂概念;实践操作中,她又手把手指导学员规范流程。(资料图)王凤敏是我区“美凤大姐”线上妇联主席,她发起的“美凤大姐”线上妇联作为全国第一个线上妇联组织,凝聚了众多散布在长寿及周边区县的家政大姐。这些大姐看似平凡,实则能量巨大,她们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家庭,开展家教知识宣讲、家庭纠纷调解、拥军优属服务、学雷锋送温暖等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6年相伴,温暖失独邻里 踏入川染厂,邻里间欢声笑语不断,而王凤敏的名字与她那些暖心善举,在街坊邻里间口口相传。 “有困难,找王凤敏。”“热心肠。”一提起王凤敏,大家就会觉得十分温暖。 1965年5月,王凤敏出生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这样的成长环境,也铸就了她善良热心的性格。细数起王凤敏的热心善举,社区居民纷纷点赞:照顾癌症晚期、生命垂危的老邻居2个多月;陪伴照顾患癌症的同事2年多;利用年假陪同事照顾患病的孩子;每天为患病同事煎制中药…… 而最令大家佩服的是,她对两家失独邻居长达26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并为其送终。为了能更好地照顾他们,王凤敏不辞辛劳,多次往返于社区和相关部门之间,主动联系社区,最终将老人接到离家近的养老院。(资料图)“一定要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王凤敏暗下决心。 自那以后,每周王凤敏都会准时来到养老院,她陪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散步,耐心倾听老人的回忆与唠叨,与老人一同沉浸在那些逝去的岁月里。。 当老人身体不适住院时,她又在医院忙前忙后,楼上楼下地跑着办理手续,精心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一天下来,她累得腰酸背痛,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旁人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都不禁赞叹:“这比亲生的还亲!”面对这些夸赞,王凤敏总是微笑着摆摆手:“都是些小事,邻里之间就该互相帮衬。” 首开先河,成立线上妇联 下岗后的王凤敏,怀揣着对家政服务行业的热爱,毅然踏上新征程。为了提升专业技能,无数个深夜里,王凤敏的房间总是灯火通明,她埋首于家政知识书籍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拼搏,王凤敏成立“美凤大姐”家政服务公司,还成立全国第一个线上妇联,并当选为线上妇联主席。从下岗工人到家政行业能手再到线上妇联主席,这样的身份转变让王凤敏备受鼓舞,更让她意识到,可以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更多人。 她决心开展免费家政培训,帮助农村女性和下岗女工。然而,事情进展不太顺利。一部分人把王凤敏当成骗子,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干家政不体面。(资料图)王凤敏回忆道:“第一期培训班,就只有几个人!” “姐妹们,我知道你们可能有顾虑,但我也是从下岗走过来的,那种迷茫和无助我都懂。”王凤敏一遍又一遍地证明自己不是骗子,不厌其烦地给大家做思想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在王凤敏的不断努力下,参加培训的人员多了起来。 为了帮助这些新手快速掌握家政技能,王凤敏组织姐妹们参加“线上+线下”技能培训。围绕社会急需的老年照护、母婴护理、育婴等,每周二、周五组织开展线下培训集中学习,用实操代替理论说教,还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大家在线上讨论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心得。 在王凤敏的动员下,3000余名妇女同胞投身家政行业,经过努力,大部分的人月薪从两三千提升至过万元。 志愿服务,点亮万家灯火 工作之余,王凤敏总是穿着那件鲜艳的粉红色马甲,活跃在各个公益场所,福利院和敬老院里,常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她的感染下,“美凤大姐”们纷纷加入公益行列。 9年来,“美凤大姐”们开展各类关爱活动500余次,协调解决各类家庭纠纷900余起,为困难群众捐款4万余元,照顾孤寡老人12人。(资料图)此外,王凤敏还成立了两支“美凤大姐”巾帼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专项志愿服务。 其中,拥军小分队主要负责服务军人家庭。王凤敏组织“美凤大姐”们优先承接军人家属的家政服务,积极帮助退伍军人进入家政行业就业。同时,王凤敏还为困难军人家庭开展免费家政服务,通过照顾军嫂生产、产后护理、育儿等,为军嫂们提供母婴方面的服务和指导。定期到军烈属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到他们的家里做保洁、聊聊天。这些年,陆续开展拥军志愿服务300余人次,为军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另一支特色小分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小分队。“美凤大姐”们充分发挥家政人员深入家庭的优势,协调家庭矛盾、维护家庭和谐,用她们朴实的语言积极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截至目前,已累计线上线下宣传教育达4万人次,为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贡献了坚实力量。 萤光虽微,但为其芒;志以星火,愿暖人间。“只要我还有一丝精力,就决不停下脚步,尽力把服务做到极致,真正融入这万家灯火……”王凤敏坚定地说。记者 肖娅 张艺

2025-03-17

直击长寿湖半马|600名志愿者绘就赛事温暖底色

3月16日清晨,细密的小雨如轻柔的纱幕,笼罩着波光粼粼的长寿湖面。2025重庆长寿湖半程马拉松如约开跑。约8000名跑友齐聚“最美滨湖赛道”,在志愿者的贴心护航下,尽享运动的快乐。天未亮,我区各条战线的600余名志愿者已顶着细雨,提前抵达各自岗位。他们身着黄色制服,恰似跃动的音符,迅速在医疗救护、物资补给、赛道指引等点位,精心铺开一张坚实的服务网络。在补给站,志愿者们创新设置“能量加油站”,除常规补给品外,特意准备了长寿血豆腐、薄脆、烧烤等地道小吃,让选手在奔跑途中,也能尽情感受“舌尖上的长寿”的独特魅力。“您已累计消耗1200大卡,建议适量补充电解质。”在12公里处,医疗志愿者运用专业设备为选手进行实时监测。“这些志愿者的笑容,比长寿湖的风光还美。”跑友B0350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跑友B0350完赛后,还向志愿者展示其制作的一朵大黄花,以表谢意。依托长寿湖数十万株郁金香盛放景观,志愿者们还化身“文旅使者”,在服务间隙,推介“天赐长寿湖”“菩提古镇”等精品线路。赛事期间,发放文旅手册5000余份,引导选手参与“跑马集章游”活动。 区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体育+志愿”模式,更好地展示长寿的对外形象。记者 骆英 

2025-03-16

【寿城有爱 志愿长寿】共护长江生态 他们在行动

3月14日,团区委、长寿海事处联合长寿一中开展2025年春期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弘扬雷锋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活动当天,同学们在海事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长江边,清理江边的垃圾。期间,海事处工作人员为学生们开展一场生动的水上交通安全与环保知识讲座。通过海事装备展示、互动问答,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长寿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雷锋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更激发他们保护长江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记者  肖娅

2025-03-16

他们的身影,真美!

“遛狗时,请把绳子栓上。”“麻烦把垃圾扔到垃圾站,不要放楼道里。”……从交通路口的耐心劝导,到街头巷尾的知识宣传,再到校园周边的义务巡逻……他们的身影遍布长寿城的大街小巷、楼栋角落。(资料图)他们便是凝聚力善义社的志愿者。凝聚力善义社成立于2022年8月,主要由退伍军人徐治刚发起,队员包括退役军人、医生、干部、外卖员、出租车驾驶员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目前有100余队员活跃在校园护卫、社区义务巡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第一线。自成立以来,凝聚力善义社共发动了600余名志愿者投身于公益志愿服务事业,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资料图)校园护卫队:站好“护学岗”撑起“平安伞” “晚上放学时间,校园周边时常能见到一群‘橙马甲’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我们都觉得很安心。”新学期开学,长寿实验中学的家长们纷纷点赞校园门口的“橙马甲”。 这群“橙马甲”正是由徐治刚组织发动的纯公益性质的校园护卫队,该护卫队由学生家长、退役军人及其他爱心人士组成。晚上8点20分,记者在实验中学大门附近看到,这支队伍开始绕着学校周围巡逻。8点40分,正是学生放学的时间,队员们便集合到学校门口红绿灯处指挥交通,护航学生安全通行。(图为徐治刚)这样的夜晚守候,校园护卫队已经持续了两年半。徐治刚介绍,2022年9月,他无意中发现有不良少年长期在某中学校园周边活动,担心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和安全隐患,随即便组织成立了“校园护卫队”:大力宣传校园反霸凌,劝离不良少年,阻止不良行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青少年人身安全。徐治刚说,队员都是自愿参与活动,每学期参与的人员都有变化,会定期向学校和辖区派出所报备。 2023年9月8日,护卫队的一位60多岁的队员卓家莲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名成年男子手持剪刀尾随一名女同学,卓家莲立刻在群里说明情况并请求支援。收到消息后,徐治刚和另一名队员立刻拿上工具赶到现场,控制住该男子并夺走了剪刀,后来该男子趁乱逃走。“当时没追上,我们就马上带着剪刀到辖区派出所报了案。”第二天,派出所民警将该男子抓获,消除了这一隐患。大伙儿都松了一口气。 如今,这支校园护卫队成为长寿实验中学门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校园护卫队还在长寿一中、川维中学、长寿华师学校等学校开展反校园霸凌巡逻。(资料图)义务巡逻队:赋能基层“微治理” “温馨提示,高温天气,森林防火,人人有责。”……2024年8月26日晚7点半,凝聚力善义社的骑行志愿者组成义务巡逻队,每天骑行1.5小时左右,沿着校骑路,到三洞沟、卫古路、顺风亭等地,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 “夏季天气炎热,但是防火不能松懈,希望通过宣传让更多人明白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保护我们的家园。”徐治刚告诉记者,从2024年7月初开始,每天都有十来名队员参与巡逻,主阵地在凤城街道,有时也会到其他街镇开展森林防火巡逻。 2024年,在我区持续发布红色高温预警期间,队员们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和巡逻,劝阻拟焚烧秸秆、窝火积肥,成功处置欣怡花园火情。(资料图)“对于街道来说,这支义务巡逻队对辖区森林防火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街道防火力量的一个补充。”凤城街道宣传委员王千表示,通过义务巡逻队宣传,不仅让村民更加深入地了解森林防火知识,也增强了防火意识。 义务巡逻队还在凤城街道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商圈广场、夜市烧烤摊开展治安辅助巡逻,巡逻期间队员结合各自领域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宣传,提醒广大群众防火防盗,维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2024年“7.10”“7.30”强降雨和“7.11”洪峰过境期间,凝聚力善义社组织56名队员,沿长江巡逻,劝离江边垂钓人员和游泳者,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在复元片区清理公路两旁倒塌树木,保障道路畅通。(资料图)此外,凝聚力善义社还联合区七彩阳光义工团、美即适口腔医院、凤城街道各社区,开展“小小治安巡逻员”活动,招募了330名小朋友参与。通过步巡、知识讲解和收获分享,培养孩子们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和社交能力。 徐治刚表示,凝聚力善义社将不断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间的合作与联动,为我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和贴心的志愿服务,助力我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记者快评】长寿,这座充满爱的城市里处处涌动着温暖,而这份温暖,则源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社区助老到河岸清淤,从爱心送考到文明劝导,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汗水浇灌文明。他们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涵养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彰显了社会文明的温度和高度。凡人善举最动人心,志愿微光聚大爱星河!你们的身影,真美!记者  李杉  吴顺钊

2025-03-14

龙河镇:“志愿红”擦亮橘乡文明底色

晨光熹微中,龙河镇永兴村的山坡上跃动着点点“志愿红”——礼远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为四户特殊家庭抢栽柑橘树。这支以“重庆好人”曹礼远命名的志愿队伍,汇聚了49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力量。自2023年成立以来,该志愿服务队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围绕关爱“一老一小”、公益环保、文化宣传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用“志愿红”擦亮橘乡文明底色。▲资料图:橘乡龙门阵现场。“橘乡龙门阵”: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遇事想开点,说话和气点,邻里之间大度点。”2024年7月6日,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快板声中,龙河镇永兴村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开始了一场热闹的“橘乡龙门阵”。 “今天的主题是加强和谐乡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活动中,礼远志愿服务队队员、利千佳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付军清结合近期全国范围内的邻里矛盾案例,为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大事我们一定要讲原则,小事我们应该讲风格。”队员文华明听完法治课后笑着说,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邻里关系一定会更加和谐。 据了解,“橘乡龙门阵”是龙河镇创新推出的院坝会品牌。近年来,礼远志愿服务队结合该品牌,积极开展“橘乡龙门阵谈邻里守望”“橘乡龙门阵里话幸福”“橘乡龙门阵话民生,排忧解难促发展”等系列活动,以院坝会的形式,鼓励群众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公共事务管理等议题展开讨论,以“零距离”对话和“接地气”行动,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活力,推动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资料图:志愿者为白长寿老人穿上新衣。守护“一老一小”:用陪伴传递温暖 “白叔叔,我们来看您啦!”冬日的暖阳透过云层洒在永兴村蜿蜒的小路上,志愿者汪文举提着大家捐款购买的物资,来到村民白长寿家中。见志愿者们又来看望自己,白长寿满心欢喜,随即眼眶微微泛红‌。 白长寿今年57岁,妻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长子也患有精神障碍。他踏实肯干,四处打工挣钱,撑起了整个家。前些年,在一次意外摔伤后,白长寿逐步丧失了劳动能力,后来因患脑梗导致身体半边瘫痪,全家生活陷入困境,只能靠农村低保维持基本生活。▲资料图:志愿者为老人理发。礼远志愿服务队得知这一情况后,便隔三岔五上门帮助白长寿老人,为他打扫房前屋后、帮他购买药物以及生活物资等。“多亏了你们长期以来的照顾,让我们特别感动。”白长寿穿上志愿者送来的新衣服,哽咽地说。 在开展助老服务的同时,礼远志愿服务队还持续深化对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的精准帮扶。白茜瑜便是他们长期资助的留守儿童之一。今年春节前,志愿者们为她送去了年画和牛奶,鼓励她为梦想努力奋斗。“谢谢叔叔阿姨,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白茜瑜笑着说。 近年来,礼远志愿服务队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指引,通过常态化走访陪伴、节日关怀等措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推动形成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礼远志愿服务队已围绕关爱“一老一小”开展系列活动50余次,帮助慰问困难孤独老人、留守儿童30余人。▲春节期间志愿者挨家挨户地提醒用电用火等安全聚焦公益服务:哪里需要哪里跑 “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全力以赴。”礼远志愿服务队队长白木全的话,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更是他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生动写照。 去年6月,村民罗淑容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紧急送医后,高额的医疗费用让其家庭陷入困境。关键时刻,礼远志愿服务队及时伸出援手,50元、100元、200元……很快,志愿者们就筹集到6000多元爱心款,及时交到了罗淑容手中。 在志愿者的支持帮助下,罗淑容积极配合治疗,身体逐渐康复。回家后,心怀感恩的她,先后三次提着自家的老母鸡、鸭子和鸡蛋前去感谢志愿者。“大家都是邻居,你有困难,我们帮忙是应该的,你刚恢复,这些东西留着补身体。”队长白木全婉言拒绝了罗淑容的好意。 此外,礼远志愿服务队还不断延伸志愿服务内容,围绕环保公益等公共服务开展系列活动30余次。抢修抽水站、清理路障塌方……当地村民纷纷称赞道:“礼远志愿服务队是个宝,哪里有困难哪里跑”。▲资料图:志愿者为行动困难群众送水。去年夏天,受连晴高温天气影响,永兴村村民用水量陡增,加之多处居民居住地在高处,白如明、王雪芳等10余户近50名群众因缺水而陷入困境。得知这一情况后,龙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立即组织志愿者开展送水行动。尽管蝉鸣与热浪交织,但礼远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们始终坚守岗位,一趟又一趟地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送水,用行动诠释着“烈日下的清凉守护”。 “未来,我们会继续以公益为桥,创新服务形式、拓展社会资源,让志愿之花开遍橘乡大地。”采访结束时,白木全对记者坚定地说。 记者  张申欣  刘霞飞

2025-03-10

【记者走基层】志愿服务助春耕

当前,正值春耕时节。3月8日,葛兰镇白云村组织全体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助力春耕暖人心”主题党日活动,帮助群众进行玉米育苗,助力春耕生产。70多岁的邵国中是该村3组村民。他家准备种7亩玉米,因劳动力缺乏,还未来得及育秧苗。该村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在田间,组织党员志愿者前来帮助其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当天上午,党员们早早来到邵国中家的玉米地。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分工协作,一上午的时间就帮助他搓完了七亩地需要的玉米肥球。邵国中激动地说,党员们的到来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也让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活动中,党员们还与邵国中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坚定信心,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记者   李辉

2025-03-10

晏家:志愿服务暖人心

3月4日上午,晏家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晏山社区联合开展“关爱老人 爱在晏山”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传递社会的温暖与关怀。当天,志愿者们为社区老人免费健康义诊、视力筛查,并为老人免费理发,提供老年人智能机教学、宣传医保养老政策等。记者 李杉

2025-03-06

长寿邻水携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月4日,我区洪湖镇和邻水县御临镇集结了60名志愿者走进御临镇华滩村,以“川渝同心护御临 义诊洁美暖民心”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暖心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华滩村委会的院坝里,两地镇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为村民提供了妇科、内科等健康咨询服务、常见病检查和中医理疗。与此同时,环卫志愿服务者则冒着绵绵细雨,对华滩村来了一次彻底的清洁大扫除。 两地志愿者表示,通过交流沟通,既开启了工作思路,又增进了双方的感情。今后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把洪湖御临两地建设得更加美好。记者 余舸 杨甜甜 戴璐尧

2025-03-05

志愿者“摆摊” 服务“面对面”

3月5日,区体育中心广场,长寿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集市”在这里火热开市。此次活动由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主办。活动中,各志愿服务部门纷纷“摆摊亮相”,为市民提供医药急救知识、未成年人保护知识普及、法律援助、手工艺品制作、手机贴膜等多元化便民暖心服务,讲解垃圾分类、反诈宣传、护苗行动、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贯彻落实《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的工作坊前围满了好奇的市民。“阿姨先挑喜欢的花花草草,然后我帮你用胶布固定在白色布袋上,就可以捶打了。”在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摊位前,学生志愿者们正指导市民进行植物拓染。卫生健康委展位变身急救实训营。“掌握急救知识非常重要,因为在关键时刻可能救一个人的命。”志愿者正在向市民科普应急救护知识,教授烧伤、切伤、鱼刺卡喉等急救措施,以及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大哥,身子坐正,保持眼睛不动3秒钟。”菩提商会的摊位前,爱心商家正在为有需要的市民检查视力,并向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保健建议,预防视力下降。“不错哟,垃圾分类卡都投到了正确的桶里面。”区城市管理局摊位前,工作人员正在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有害垃圾的危害性,并普及分类方法,引导市民正确投放垃圾。记者 李杉 夏晨扬 特约记者 袁志龙 见习记者 谭莉 通讯员 罗冉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