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经开区召开科技创新调研座谈会

8月27日,长寿经开区召开科技创新调研座谈会。长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冉洪参加。会上,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围绕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发言。大家还就科技创新管理经验和机制、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情况及意见建议进行交流。冉洪指出,要筑牢经济发展基本盘,创新无界开放的新使命,应势而谋、顺势而为、因势而变、乘势“出海”。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响应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遇,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型环境;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对标“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强化主导支柱产业、培优创新土壤,推动市场主体研发资源的建制化建设,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整体效能;要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建设产教城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和特色教育的产教融合优势,加快培育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要持续深化“三攻坚一盘活”改革,围绕金融链深度布局产业链创新链,挖掘无形的要素增值服务链。记者 杨溢 陈钰

2024-08-27

戴明: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8月26日,区委副书记、区长戴明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带队深入园区企业一线开展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聚焦改革重点,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重庆恩瑞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晶圆芯片(IC)设计、开发、制造、封测全产业链一体化专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无人驾驶、云计算、新能源、智能自动化设备等领域。“产品附加值有多高,应用领域有哪些?”当天下午,戴明来到重庆恩瑞实业有限公司,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展厅,察看生产运行,了解企业产品研发、人才引进、发展规划等情况。他指出,企业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着重技术开发研究,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作为,进一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引领力,实施好国际化战略,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国门;相关部门要围绕企业发展问需问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在蒙特费罗(重庆)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戴明详细了解电梯导轨等零部件技术创新情况,希望企业依托技术优势,加大智能化改造,开发更多电梯导轨产品,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注意高温天气企业安全生产,筑牢生产“安全堤”。随后,戴明一行来到八颗街道水井村森防站,详细了解森林防火卡口设置、值班值守、火源管控、人员扫码等情况,检查封山令发布后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情况。戴明指出,当前,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森林防火形势严峻。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处处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严格落实封山措施,加大源头治理管控,用好人防技防力量,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坚决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当天,戴明还调研了长寿人家民宿项目、云龟山景区规划发展情况。他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借力专家智囊团献策把脉,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注重资源优势互补,探索景区和明月山民宿群强强联合,串点成线共谋发展;要注重产业要素保障,不折不扣抓好安全各项措施末端落实,不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副区长邹翔名参加。 记者  李辉  刘霞飞

2024-08-26

【聚焦新质生产力】望变电气:专注研发 打造国际一流一体化企业

8月21日,记者走进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研发大楼,科研人员各司其职,实验室里研发机器高效运转。望变电气是一家主要经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和取向硅钢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公司,目前,公司成为国内配电变压器及成套电气设备规模最大的集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企业之一,产品种类、性能、产量和销售额均居国内企业前列。 “公司主要生产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和取向硅钢两大类产品,已形成‘从取向硅钢到变压器再到箱式变电站、成套电气设备’一体化产业链。”望变电气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专注于“取向电工钢、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两大领域的开拓与协同发展,坚定依靠科技研发、人才竞争、品牌发展和国际化经营,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将公司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电工钢材料和智能电气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企业。2023年,公司建成的新研发大楼正式投入运行,研发机构包括重庆市技术中心、高性能取向电工钢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望变电气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高性能取向电工钢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4月全面使用。 同时,公司聚集一批海内外科研工作者,陆续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高性能取向电工钢制造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企业高端研发机构,研制出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并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公司“惠泽”商标已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拥有授权专利13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1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荣获2023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企业技术创新奖。 “只有坚持技术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才能在经济发展中赢得主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望变电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现有相关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约100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4人,高级工程师12人,3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占比约80%。在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的技术攻关上,望变电气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中国钢研院、重庆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湖南涟源钢铁等重点高校、研究院及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产学研销用”结合,将打造成我国重要的取向硅钢、磁性材料研究、人才培养及行业服务的基地。 目前,该公司深耕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主导行业近30年,在变压器生产领域已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并在行业内积累广泛的客户基础,公司电工钢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各国市场。2023年硅钢产品完成产量12.2万吨,实现收入14.1亿元,产量排名全国第三、民营企业第一,产品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西南地区取向硅钢生产空白。记者 雷羽

2024-08-22

【聚焦新质生产力】华陆新材:做气凝胶行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引领者

8月20日,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华陆新材”)的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在数字化生产车间的传送带上,正不间断地运输着刚刚生产出来的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产品。(资料图)气凝胶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作为目前已知的最佳隔热材料,是国家基础战略性前沿新材料,对节能降碳、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些刚刚生产出来的产品将在一天之内,打包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热力管网、建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华陆新材获得2023年度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记者注意到,这家专业从事气凝胶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建顶尖团队,聚焦前沿技术攻关,已成为企业的“标配”。实验室内各自忙碌,研发人员或测试性能、或记录数据……研发大楼的墙壁上,贴满了团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专利证书。(资料图)“我们坚信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才能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占公司职工总数的56%,拥有授权专利23项。其中,包含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言语间掩饰不住的自豪。目前,华陆新材拥有7类气凝胶绝热材料产品,以多元产品逐步打开石油化工、热力管网、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市场。成立了专门的气凝胶研发中心,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和行业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共有31名硅基材料领域的专家和科技人才,配备14个专业实验室和112台/套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满足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需求。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联合实验室、搭建研发平台等方式,与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气凝胶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所企业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和研发平台搭建,致力于气凝胶低温绝热材料的制备技术及性能调控等关键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国家建设和科技强国为己任,全力贯彻“做气凝胶行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引领者”的发展愿景,始终坚守“持续用卓越的气凝胶产品为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贡献力量”的发展使命,坚决秉承“同心同德,共生共赢”的价值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记者 李杉 见习记者 庞秋双

2024-08-20

【聚焦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1—6月,高技术产业产值83.2亿元、增速4.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88.6亿元、增速11.6%,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3.82%;技术合同成交额10.6亿元;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03家,累计入库总量1152家,科技型企业目标完成率达111.84%。”谈及科技创新工作,区科技局局长钟其东说。 近年来,区科技局围绕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扶企业强主体,求创新添动能,夯平台助牵引,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进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蓄势添能、强劲赋能,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长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揭榜挂帅”助力企业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如何在聚苯硫醚生产过程中解决废水处理效率低、排放指标易超标等问题?”日前,在重庆聚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正围绕如何突破废水处理技术向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的专家团队交流取经。 这是区科技局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推动创新需求与技术供给“双向奔赴”的缩影。区科技局积极探索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攻关机制,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需求与技术供给和谐互动,帮助企业攻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钟其东表示,探索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根据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发榜”,符合条件的重庆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均可以参与“揭榜”。目前,已与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等高校建立起长效协同机制。(资料图)“科创+产业”加快建设长涪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 目前,区科技局正积极推动华陆新材料耐高温疏水氧化物气凝胶隔热材料开发项目、康普化学新能源退役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高效资源化利用项目等新材料产业市级重点专项项目落地。支持中国(重庆)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研究院与重庆建峰浩康化工有限公司开展水性UV光固化氨基树脂高性能材料产学研合作。 这是长涪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2024年度合作事项清单之一。长涪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依托长涪两地新材料产业集群优势,合力打造高能级新材料产业集聚地、高水平新材料产业科技人才高地、高标准开放创新示范地。 “建设长涪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是渝东新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区积极参与全市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布局中‘一子落而满盘活’的重要举措。”钟其东说,共谋长涪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发展蓝图,致力于将长涪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打造成为全市新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标杆平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资料图)多措并举推动“双倍增”工作提质增效 2023年,新增入库科技型企业289家,总量达1049家,同比增长38%。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3家,总量达217家,同比增长21.2%。深入实施企业挂牌上市专项行动,映天辉、长风化学等26家企业已纳入市级上市企业培育库。 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印证的是区科技局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区科技局统筹推进主体、平台、人才、生态“四位协同”抓创新,高规格组织召开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大会,成立科技创新工作专班,高效推进“双倍增”目标任务落实,科技创新核心支撑力稳步增强,全市科技创新重要战略支点地位日益凸显。 同时,用力打造优质创新平台。新培育区级研发创新中心11个,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市级创新平台94个、区级创新平台75个。中国(重庆)新能源金属材料研究院、云天化股份工程塑料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正式落成。升级打造特色孵化载体,宜乐科技众创空间、森空间·重庆创新中心提档升级为市级众创空间。积极支持望变电气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康普化学创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发展不容懈怠,服务永无止境。下一步,我们将健全完善科技创新‘1416'工作体系,锚定建设全市科技创新重要战略支点的总体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聚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用力推进长涪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建设,为加快建设‘两地一城’贡献科技智慧和力量。”钟其东说。 记者 李杉 见习记者 庞秋双

2024-08-15

副市长江敦涛来长调研时强调: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8月14日,市政府副市长江敦涛来长,调研我区产业发展和推进数字重庆建设有关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吴涛,市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胡军国;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小强,长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冉洪一同调研。▲8月14日,副市长江敦涛到重庆钢铁调研来到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中心和历史陈列馆,江敦涛详细了解公司发展历程,以及公司近年来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勉励企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积极打造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长寿区治理中心和重庆长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江敦涛认真听取中心建设运行情况汇报。他指出,要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进一步突出实战实效,建好用好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加强“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要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聚焦企业“不会转”“不敢转”“不愿转”等难点痛点问题,积极做好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庆奕翔化工有限公司隶属江苏双象集团,“双象重庆基地”是江苏双象集团在渝打造的“百亿级产业基地”,被列为市重点领军“链主”企业基地,涵盖光学级新材料、电子化学品、超纤新材料三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走进该公司中央控制室,江敦涛认真听取集团介绍,了解基地项目建设、主要产品等情况,希望企业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8月14日,副市长江敦涛到重庆望变电气调研在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敦涛同公司负责人交谈,察看产品展示,了解公司发展历程、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等情况。他鼓励企业坚定发展信心,聚焦关键工艺和核心技术,加大科技创新研发,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塑造发展新优势。当天,江敦涛还走进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公司生产经营、产品研发、数智化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希望企业持续强化数智赋能,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和数智化发展,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江敦涛在调研中指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积极主动靠前服务,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领导胡红兵、蒋发平、杨泽民参加调研。记者 张申欣  朱九天

2024-08-14

乘“数”而上!长寿先进制造业抢抓“智”高点

生产线上,无人驾驶的橘红色小车来回穿梭,运输刚生产出来的玻璃纤维纱卷;另一边,明黄色的机器人有序分拣玻璃纤维纱卷……这是位于长寿经开区的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场景。企业通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其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我区持续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强化“数字+制造”能力,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生态,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变革,全方位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今年上半年,全区GDP增长6.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9%。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在重庆长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宽敞明亮的展厅内,多个高清显示屏和信息板上,正展示着企业数字化改造后的成效,医药、化工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图等。 该中心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方向,锚定“产业数字化”,紧紧围绕企业“不会转”“不敢转”“不愿转”等难点痛点问题,构建了规划咨询、方案解决、技术实施、资源整合四大功能场景,整合起数字技术供给、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发展资源对接、商业机会发现、数据交易支持五大综合服务能力,为制造业的“智改数转”提供全方位支持。 同时,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条体系,打造分行业的制造业产业大脑,促进数字化平台与制造业实体相结合。目前,该中心已集聚数商100余家,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双碳3个行业产业大脑入选数字重庆建设一周年成果45项机会清单。 “产业大脑”支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而“未来工厂”则引领着“智造”新方向。我区加快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得益于“智改数转”,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效率提升57.64%,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市级“灯塔工厂”种子企业;重庆钢铁通过启动“数智重钢”改造,一跃成为专精特新的行业链主企业;小康动力通过上线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效率提升10倍,不合格率大幅下降,荣获重庆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评比考核第一名……专家入企“把脉问诊”助力转型升级“怎么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日前,在亚士创能新材料(重庆)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正围绕如何提升智能制造能力与专家团队进行交流取经。 这是我区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一个案例。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入企调研、座谈,全方位、多角度摸清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现状,梳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难点和堵点,给出专业的、针对性强的转型报告,指导帮助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我区依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持续组织开展长寿区制造业企业评估诊断服务工作,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上半年,组织专家团队上门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35次,累计77次,为66家企业提供专家团队免费上门转型评估,出具企业数字化成熟度和转型报告;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上门诊断12次,累计98次;开展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现场调研69家。 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上半年全区启动数字化转型项目30个,累计195个;计划投资10.14亿元,累计超70亿元。已完成数字化改造项目15个,总投资7.66亿元。新认定市级智能工厂2家,累计9家;新认定市级数字化车间4个,累计66个。截至目前,全区现有5G全链接工厂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2个、市级工信化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个。完成长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项目建设,成功接入企业38家。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加快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新模式,积极构建以制造业行业为主体、以服务业、农业行业为两翼的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格局,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建设,打造政府侧与市场侧相结合的数据仓,催生行业链上的未来工厂,加快打造重庆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记者 张申欣

2024-08-10

长寿区领军企业人才“鲲鹏计划”(第一期)圆满结业

近日,长寿区领军企业人才“鲲鹏计划”(第一期)结业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区新材料、生物医药、乡村振兴等领域的50名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家参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汪潇潇、副区长蒋发平出席结业仪式。 长寿区领军企业人才“鲲鹏计划”(第一期)培训学制一年,从2023年9月开班到2024年7月结业,共计192学时、24天课程,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围绕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结构调整与新能源发展等内容开展学习。培训期间,中科微针(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朝国和重庆鸣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分别获评“2022重庆经济年度创新人物”和“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个人”,11名学员有效助推企业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2项。学员围绕企业产业发展定位、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互访活动80余次,达成合作项目30余个,为企业间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区将依托清华大学开展领军企业人才“鲲鹏计划”(第二期)培训,集聚新材料、生命科学、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企业领军人才,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两地一城”建设夯实人才根基、提供智力支撑。记者  张申欣

2024-07-17

【聚焦新质生产力】厉害了!长寿这项技术将催生一个产业链

7月4日,记者在位于长寿经开区的重庆化工研究院中试基地看到,研发人员正对液体预还原靛蓝技术进行攻关。目前,该研发团队突破了高效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靛蓝加氢还原转化。据了解,该院以高端天然气化工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研究为重点,以“研发+产业孵化+技术服务”为主线,专注天然气化工新材料行业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全流程研发创新活动,促进天然气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2002年,该院瞄准关键新材料领域开展研究,在天然气制乙炔、特殊功能单体合成等方面获得科技成果150余项。“与固体靛蓝相比,加氢液体靛蓝更环保,产品染色质量更高、用量更少。”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精细化学品实验室副主任唐聪介绍,同等染色条件下,液体靛蓝的使用量可减少10%左右。待建成万吨级的项目装置,实现产业化后,可打通“天然气-清洁染料”产业链,弥补国内市场空缺,预期产值2.2亿元,推动印染行业产业升级。中试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把基地打造成面向重庆化工新材料领域的智能化公共中试平台和对外合作窗口,提供具有行业特色、满足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及特殊场景需要的专业化服务,推动化工新材料技术迭代升级,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 记者 李辉 刘霞飞

2024-07-05

【聚焦新质生产力】新成果!长寿经开区智慧园区平台获全国认证

6月20日,记者从长寿经开区获悉,长寿经开区自主研发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园区平台”)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长寿经开区独立知识产权建设取得新成果。       据了解,智慧园区平台包括“一中心两平台”。数据中心涵盖经开区各业务板块涉及的所有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包括10个智慧化管理板块(安全、环保、应急、消防、能源、市政、建管、招商、国资、规资);政企协同平台面向入园企业,主要涉及企业日常管理和服务。智慧园区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的集成与分析,实现了主要业务全要素全过程实时监管,在信息调取、资源调度、辅助决策上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10月建成以来,智慧园区平台系统稳定、运行平稳。2023年全年智慧园区平台共产生数据约74549万条,数据日均增加值约为204万条。      下一步,长寿经开区将继续坚持聚焦数智赋能,为打造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数字重庆长寿样板和中国西部数谷添砖加瓦。记者  李杉

2024-06-20

视频|探秘天然气转化成水产饲料原料

天然气转化成水产饲料原料,这一不可思议的过程正在位于长寿经开区的恺迪苏(重庆)有限公司工厂里变成现实。恺迪苏将传统化工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让微生物以天然气为养料,完成增长繁殖,再将增殖的微生物经过灭活和干燥处理,得到了天然、高营养、安全、低污染、低成本的蛋白质,作为水产饲料的原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2024-06-14

解密新材料:世界上最轻的固体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