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石堰镇燕耳村:美丽蝶变绘新景 移民村庄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5-11-20 22:06:09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11月20日,记者在石堰镇燕耳村看到,平坦的沥青路蜿蜒入户,青砖砌成的院墙古朴雅致,整齐划一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白墙灰瓦的农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昔日不起眼的小山村,如今焕然一新,“颜值”与“气质”双双提升。

石堰镇燕耳村1

燕耳村位于明月山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石堰镇将该村确定为2025年度市级美丽移民村。该村充分利用相关项目资金,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这条路的变化最大,以前是坑洼的水泥路,雨天积水,老人小孩容易摔跤。现在你看,这黑油油的沥青路,又平又宽,车开过去都没什么噪音,晚上散步别提多舒心了。”村民黄龙贤开心地说,在刚刚完成油化升级的便民路上,他用力踩了踩脚下平整的路面。

石堰镇燕耳村3

他指着路边造型简洁的太阳能路灯补充道:“以前晚上村里黑漆漆的,大家都不爱出门。现在装了这么多新路灯,晚上亮堂堂的,串门、跳坝坝舞都方便,整个村子好像都有了夜生活。”

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杨继林介绍,该项目共完成院坝铺装26952平方米,青砖院墙4201米,公共空间铺装2026平方米,安全栏杆462米,整治排水沟1395米;路面改造升级约5.3公里,铺装面积约29000平方米。亮化工程堪称“大手笔”,不仅主干道安装146盏大功率太阳能路灯,全村范围内总计新增413盏路灯和259盏庭院灯,真正成为照亮村民归途和幸福生活的“夜明珠”。

除了畅通的道路和明亮的路灯,点点滴滴的细节改善,更是暖到村民心里。

石堰镇燕耳村2

“以前家里的排水沟不通畅,一到夏天就有异味,蚊虫也多。现在村里统一整治,干净又美观。”黄龙贤带着记者参观他家,指着门前新铺装的院坝和修葺一新的青砖院墙说:“你看这院坝多整洁,村里还给我们配置分类垃圾桶,现在环境好了,谁也不好意思乱扔。”

村庄的“颜值”提升不止于此。1395米排水沟得到整治,462米安全栏杆守护着村民的出行安全,而1227米PVC塑钢木纹栅栏则为公共空间增添了一抹亮色。

黄龙贤说,村里人不仅想美化村子的外在环境,也想提升文明素养。近两年,大家逐渐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和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美丽乡村共建共享的自觉性在村里蔚然成风。

石堰镇燕耳村4

“项目的完工,不仅带来了环境的巨变,还激活了乡村的活力。”杨继林站在崭新的篮球场边激动地说,“我们不仅完成了院坝铺装、道路油化、安装路灯这些硬件升级,更重要的是配套建设了篮球场、健身区、垃圾收运等设施,补齐了公共服务的短板。”

近年来,燕耳村一方面积极改善农村硬件环境,另一方面着力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清洁行动,制定村规民约,以“美丽庭院”“荣誉墙”“光荣榜”等形式开展环境卫生大评比活动,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改变村容村貌;同时,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石堰镇燕耳村5

杨继林表示,项目的核心是惠民。如今,村里实现了当初设定的“环境美、道路畅、夜色亮、设施全”的目标。村庄的宜居底色被擦亮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大家共建美好家园的凝聚力空前高涨。

如今的燕耳村,迎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春风,已然完成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美丽蝶变。一个曾经基础薄弱的小山村,正以崭新的姿态,绘就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新画卷。记者 李辉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