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千亩柑橘园有了“智能血管”
发布时间:2025-11-19 19:10:05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挖沟、铺管、焊接、安装喷头……近日,记者在位于葛兰镇黄家坝村的重庆艾元农业有限公司千亩柑橘园里看到,不见往年农闲,倒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人们正抢抓工期,为这片曾饱受干旱之苦的土地,铺设一条条能救急解渴的“智能血管”——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千亩柑橘园有了“智能血管”1

“快一点!再快一点!抓紧把这‘救命’的系统建好。”果园负责人张恒穿梭在果林间,额头上沁着汗珠,语气中透着紧迫。

“去年夏天那场高温干旱,是我心头的一道疤,那时候看着果子在树上缺水、变小,我们用抽水机、开洒水车,没日没夜地灌,收效甚微,导致公司损失惨重。”站在柑橘树旁,张恒回忆里满是痛惜。

正是那次惨痛经历,催生了一场“基础设施革命”。张恒下定决心,投入83.5万元,在800亩核心果园区上马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这不仅是自救,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农业转型。

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一条条深挖的沟壑纵横田间,粗细分明的黑色PE管道如同大地“动脉”,被工人小心翼翼地放入、连接。

千亩柑橘园有了“智能血管”2

“这是PE160的主管道,压力最大,好比‘大动脉’。”技术员小李正拿着设备检测管道密封性,他指着身旁的管材介绍,后面接上PE110、PE63的支管,最后连接到比手指还细的PE25毛管上,整套“血管”才算畅通。

在果园中央,一个容量可观的肥水池已初具雏形,泵房内,崭新的离心泵和智能控制柜也已就位。项目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建成后,管理人员只需在手机或控制柜上轻松操作,水和溶解后的肥料便会通过这张无形的“巨网”,精准直达每一棵橘树的根部,并通过80400个地插微喷头,以细密水雾的形式均匀喷洒。

“这就好比从过去的‘大水漫灌’变成了‘精准滴灌’。”张恒形象地比喻,每一棵树都能“喝”得恰到好处,“吃”得营养均衡。不仅能抵御干旱,肥料的利用率也能提高三四成,省水、省肥、省人工,一举多得。

尽管系统尚在建设中,但张恒给记者描绘了建成后的图景:预计今年这片果园就能产果3000吨,按照普通的市场行情测算,销售收入将达到900万元,企业纯利润可以实现150万元。

更让张恒感到踏实的是,项目的效益将惠及多方。果园稳住了,农户每户每年的租金就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在这里务工的乡亲每年能稳定增加约1万元收入。正在铺设管道的村民老陈抹了把汗,笑着插话:“这管子铺下去,铺的是我们以后的安稳钱,以后天再旱,心里也不慌。”记者 李辉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