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重庆国际铁人三项赛鸣枪开赛仅剩两天,长寿湖畔已进入“赛事时间”。

10月16日,记者前往长寿湖铁人广场赛事主会场进行实地探访,蓝色主舞台醒目矗立,转换区车架整齐排列,水上赛道定位精准,一场集亚洲杯、全国冠军杯系列赛、全国U系列冠军杯赛和成渝双城铁人三项公开赛“四赛合一”的国际赛事,正以最佳状态迎接全球运动员的到来。
场地筹备收尾:赛道准备就绪,亚洲杯元素亮眼
走进长寿湖铁人广场,只见铁人广场被划分成了主舞台、功能区和转换区等区域,以蓝色为主色调的主会场已经基本搭建完毕,比赛的各类元素也是随处可见,整个现场呈现出浓厚的赛事氛围。

在转换区,工人们正在加紧对场地的橡胶垫进行更换,并安装独立车架。在水上赛道区域,浮台的安装、水上各距离点位的测量与定位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本届铁三赛在多年积淀的基础上,首次引入亚洲杯赛事,目前场地建设已基本完成,全面达到竞赛要求,并为17日的专业赛事官方训练做好了准备。”重庆市长寿文旅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霞表示,目前团队正进行最后的优化和检查,“我们不仅要呈现一场专业、安全的铁三赛事,更要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运动员和观众,都能感受到长寿湖的热情与魅力。”
专业保障加码:误差为零,医疗安保全覆盖
在跑步赛道旁,技术官员赵军辉手持测距轮,正沿着赛道进行测量。“跑步距离精度要求到米,误差必须为零,确保每一位运动员的赛程公平。”他拿出笔记本,在折返点标记处做好记录。

除了赛道精度,赛事保障同样“严丝合缝”。据介绍,赛事组委会秉持“国际化标准、专业化服务、精细化保障”的原则,投入专业安保力量200余人次,组织竞赛志愿者160人、医疗保障80人,为赛事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水很清澈,赛道标识清晰,提前训练时感觉特别舒服。”提前到场适应场地的运动员刘依然说。另一位运动员郭悦则对赛道风景赞不绝口:“自行车道沿途能看到长寿湖的湖光山色,跑步时还会经过有长寿文化元素的景点,比赛体验感拉满。”
文旅融合赋能:“观赛+消费”模式,激活长寿新活力
本届铁三赛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舞台,更是长寿区文旅资源的“展示窗口”。

据了解,此次赛事阵容涵盖中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专业运动员120余名,业余运动员700余名,成渝双城公开赛重庆体验组另有150人组队参赛。
赛事与重庆市第十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深度融合,推出了系列文旅体惠民活动,打造了“观赛+旅游+消费”的新模式。赛事期间,长寿三倒拐古街、菩提古镇等文旅场景同步亮相,将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丰富的文旅体验。
一切准备就绪!长寿湖正以最佳状态,静待这场国际体育盛事的到来。记者 李杉 李文龙 吴顺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