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农人苟春花:一碗新米敬丰收,一腔热血“沃”乡田
发布时间:2025-09-19 20:05:16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金秋九月,浓郁的丰收气息弥漫在广袤田野间。

但渡镇龙寨村的田地里,稻谷归仓的喜悦还在心头,苟春花忙碌的脚步已迈向新的耕耘。

苟春花1

(资料图)

“接下来要耕地,播种油菜,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

1993年出生的苟春花,如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机手与农业创业者。而这一切的起点,是两年前那2万元的积蓄和一份沉甸甸的决心:和丈夫余路路从城里回到家乡,一心要让村里荒芜的田地重新焕发生机。

“看着曾经长满庄稼的地荒成了草坡,心里堵得慌,就想试着把地重新种起来。”回忆起创业初衷,苟春花的语气里满是对土地的牵挂。

苟春花3

(资料图)

这份对土地的执念,背后藏着她的坚韧。

14岁那年,母亲因病离世,留下不到两岁的弟弟,父亲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背影,苟春花决定辍学打工,从餐馆服务员到理疗店学徒,稚嫩的肩膀早早扛起生活的重量。

2014年,她在长寿城区开起理疗店,日子刚有起色,却遭遇第一段婚姻的失败。“没垮,反而更想找条踏实的路走。”直到遇见懂农机维修的余路路,两人一拍即合:“回村种地去,靠双手总能活出样子!”

2023年,夫妻俩决定做农机代耕服务,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记重击——一台基础农机就要10万元,手里的2万元连定金都不够。

“当时整夜睡不着,就怕这事黄了。”苟春花硬着头皮找到做农机销售生意的朋友廖伟,“我们先付部分定金,秋收后赚了钱就补上,绝不失信。”廖伟看着这对夫妻眼里的劲儿,点头应下:“我信你们是干实事的人。”

有了农机,说服村民把地交给他们又成了难题。苟春花拉着丈夫找到龙寨村党支部书记杨志彬:“书记,让我们试试吧,荒着的地能种出粮食,大家也能多份收入。”

杨志彬被他们的诚意打动,他带着两人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算收益,村民纷纷响应,给予苟春花夫妻俩充分的支持与配合。

苟春花4

(资料图)

第一次下地,苟春花跟着农机走了整整一天,怕机器压坏田埂,怕漏耕一块地,晚上回家脱鞋才发现,脚底磨起了好几个水泡。

如今两年过去,她和丈夫的农机队早已“升级换代”:添了旋耕机、货车、收割机、植保无人机;服务覆盖从耕到收全流程,开垦的撂荒地达数千亩,遍布长寿湖镇、但渡镇,今年仅水稻就收了1万多亩。

为了节省运费,对农机一窍不通的苟春花还考了货车驾照。最近,苟春花又跟着丈夫学起无人机操作。“机器运输全靠她,比我还厉害!”丈夫余路路自豪地说。

苟春花2

(资料图)

“农作物有自己的规律,急不来,得脚踏实地。”这份通透,也让苟春花始终记得回馈社会。去年金秋,她拉着5000斤新碾的大米,跑遍区内8个镇街的敬老院,让老人们尝到丰收的香甜。

今年水稻刚丰收,苟春花的新计划已提上日程:第一项,她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农机维修技术;第二项,筹备10月份的乡邻聚餐,她打算邀请村里的乡亲们一起热闹热闹,到场乡邻还能领到5斤新米,让大家一起分享丰收喜悦。

站在自己开垦的稻田边,苟春花眼里满是期待。在她看来,田野是梦想的沃土。他们愿做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这片土地带来无限希望。记者 肖娅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