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秋双/文
9月10日,演员谢孟伟在云南临沧一电影片场穿着警服进行直播卖货,引发广泛争议。面对粉丝质疑,他不仅未收敛,反而强硬反问:“嘎子卖货有问题?”三天后,舆论发酵,他发布道歉视频,声称服装是“剧组戏服”。然而警方调查证实,即便是戏服,非拍摄使用也须省级公安机关批准。最终,谢孟伟因违反《人民警察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
这一事件迅速冲上热搜,新华网更是直接发文怒批:警服不是流量道具。这句话不仅点明了事件的核心,也道出了公众的愤慨。警服是人民警察的标志,象征着法律与公正,绝不是网红博眼球、赚流量的道具。谢孟伟的行为不仅是对警察职业的亵渎,更是对法律底线的公然挑战。
《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警用标志、制式服装等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即便是影视拍摄,也需严格审批。谢孟伟团队以“戏服”为借口,试图模糊法律的刚性要求,但法律不会因为“网红身份”或“流量需求”而网开一面。警方的处理结果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任何对执法权威的轻慢和消费,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顾谢孟伟的直播生涯,从2020年的“假酒事件”到2023年的“低价手机风波”,再到现在的“警服带货”,其发展轨迹仿佛一场不断升级的流量赌博。每次争议似乎都成了他的“流量燃料”,直到这次踩中法律红线。这种追逐流量的短视行为,最终反噬了自己。
直播带货本是新经济形态的一种创新,但如果失去底线,就会异化为“割韭菜”的捷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人气不是违规特权,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合规经营与社会责任之上。平台需要加强审核,网红更需珍惜影响力,用优质内容赢得观众而非哗众取宠。
7天拘留,不仅是对个人的惩戒,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流量可以捧红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唯有守住规矩,才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