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颂】李凤丽: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知识融入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06 09:23:20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9月3日,记者在桃源小学看到,数学教师李凤丽如往常一样,正在为当天的课程做准备。桌面上摊开着精心设计的教案,不同颜色的笔迹清晰标注出重点难点,一旁还摆放着她亲手制作的教具。

“每个孩子都应该享受到精心准备的课堂。”李凤丽微笑着说,提前候课不仅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更是对教学工作的一份敬畏与热爱。

园丁颂之李凤丽 (1)

惊心动魄的三分钟

——一堂意外的“生命教育课”

去年5月17日,李凤丽像往常一样,提前到教室候堂准备上课。教室里学生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玩耍,有的在聊天,气氛轻松活跃。

突然,瘦小的杭杭(化名)涨红着脸,双手捂着脖子,急冲冲地跑过来,用微弱的声音指着脖子说:“我被糖卡住了。”千钧一发之际,李凤丽毫不犹豫,迅速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援。

当时,班上有些孩子尚未意识到危险,甚至觉得好笑,发出了咯咯的笑声。李凤丽在成功帮助杭杭吐出卡在喉咙里的糖果后,长舒了一口气,随后严肃地向学生们讲道:“这是非常危险的事,不要笑,要学着做。”

“救命之恩大于天!”杭杭的父母激动地说,不敢想象如果李老师没有提前候课,或是不懂急救方法,后果会如何。“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

这样的场景,不过是李凤丽教育生涯中的一个剪影。从教以来,她先后获评重庆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长寿区“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称号,荣获区优质课一等奖、市级精品课等多项荣誉。

园丁颂之李凤丽 (2)

课堂里的魔法师

——让数学真正“活”起来

走进李凤丽的数学课堂,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时而热烈讨论,时而动手实践,教室里充满了思维的碰撞声和恍然大悟的欢笑声——大家正在热烈讨论着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校园绿化改造”的实际问题。

李凤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新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与同桌组成小组,通过自学、交流讨论,并将口算、估算、笔算融会贯通,最后提出方法共同探讨。整堂课洋溢着学生们的积极与喜悦。

“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思考、交流来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散思维、培养习惯、激发创新。”李凤丽这样介绍她的教学理念。

“李老师的数学课就像在变魔术!”六年级学生小杰兴奋地说,“李老师总能用有趣的故事把我们带进数学世界,连最难的应用题都变得引人入胜。”

李凤丽的课堂,从不墨守成规。她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两次荣获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多次在市级、区级的论文、教学案例、课件、微课评选中获奖。

率先垂范勇担当

——做青年教师的“引路人”

记者在李凤丽的办公桌上看到,一本本厚厚的教学笔记格外醒目,里面记录了她2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把这些分享给年轻教师,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是我现在的重要任务之一。”她说。

青年教师徐媛深有感触:“我准备公开课时很紧张,李老师一字一句地帮我打磨教案,连手势、动作都细心指导。她常说,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作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李凤丽处处勇挑重担、率先垂范,多次承担全区的公开课、研讨课任务,多次开展经验交流和教材解读。

她还积极发挥“传、帮、带”的辐射作用,先后指导青年教师余明窈、周燕、杨颖琳、徐媛等青年教师在全区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作为教研组长,她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带领全组教师创新教学、提升质量,在长寿区期末质量监测中,所带年级数学成绩名列全区第一。

从青涩的新教师到如今的市级骨干教师,李凤丽始终不忘初心,数十年如一日保持教学热情,她总是笑着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记者  李辉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