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长寿实验中学2025级10班传来英语老师全巍清亮而充满鼓励的声音。“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从教21年来,全巍用智慧将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爱上英语、学好英语。

从“听天书”到“玩游戏”,她用智慧叩开英语之门
2004年,全巍大学毕业后进入长寿实验中学任教。刚入职那会,全巍自信满满,用一口流利的全英语授课,却没想到学生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第一次月考,她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排名年级末位,这对她打击很大。
全巍对着成绩单反复反思:“我太理想化了。”她告诉记者,起初她把学生个个都当成了“学霸”,认为简单的英语多听就会了,却忽视了学生基础薄弱,必须循序渐进。
她没有气馁,而是一头扎进“取经路”——跟着资深教师听课,把每节课的教学难点记满笔记本;课间追着学生问“哪里听不懂”,把大家的困惑一一记下。渐渐地,形成了一套“游戏化英语课堂”方案。
她将学生分为“悟空组”和“八戒组”,把课堂变成闯关战场:在口语和阅读练习中,她故意设置错误,让学生以“火眼金睛”找出并纠正;进行对话练习时,她则组织角色扮演,用英语演绎课本故事。学生答对或表现优异,可为小组赢得加分,并获得小礼品。
内向的小朱曾是课堂上的“隐形人”。全巍总看见他想举手又缩回去,眼里藏着期待又透着胆怯。一次“挑错游戏”中,她走到小朱身边,笑着对全班说:“‘悟空组’今天谁来出战?”在组员的鼓励下,小朱胆怯地站起来,声音发颤却准确指出了错误。全班顿时掌声雷动。从那以后,小朱像变了个人——上课主动举手,课后追着老师提问,英语成绩一路飙升,甚至屡屡考出满分。“是全老师让我觉得英语不是枯燥的单词,而是好玩的游戏。”小朱说。

用盲盒融化“坚冰”,她用细心耐心引导“问题学生”
在全巍21年的教学生涯里,小杨(化名)是个令她难忘的孩子。这个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学生,上课想说话就说话,作业从来不交,甚至还要顶撞老师。家长也无计可施,每次被请到学校,小杨的父亲直接带来扫帚和棍棒把孩子打一顿!可就算挨了打,小杨依旧我行我素。
全巍没有放弃。她相信,每个“调皮”的孩子心里,都藏着渴望被看见的柔软。一次主题班会上,她让学生们准备礼物,以“抽盲盒”方式互赠。小杨抽到的礼物来自全班成绩最好、长相清秀的一名女生。赠送礼物时,小杨被女同学的客气和谦逊深深打动。平时桀骜不驯的小杨,接过礼物的瞬间红了脸,低下头轻声说了句“谢谢”。全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第二天,全巍把小杨叫到办公室,笑着说:“昨天你跟同学说‘谢谢’的时候,特别有礼貌,老师很感动。”小杨愣了一下,嘴角露出了笑容。尽管几天后他又有些调皮,但全巍发现,他说话声音小了,捣乱的次数也少了。
抓住这个突破口,全巍为小杨制定了“专属计划”:每天掌握10个单词,课间常找他聊天,哪怕只进步了一点点,也及时表扬他。慢慢地,小杨上课不再捣乱,开始主动背单词,英语成绩从30分提高到80分以上。“原来我这个‘坏孩子’也能学好英语。”小杨的话,让全巍深有感触。

21年耕耘不辍,她点燃“火种”帮孩子们找到光芒
截至目前,全巍送走7届毕业生,她的“游戏化课堂”成了长寿实验中学的“金字招牌”。她主持过市、区级课题,发表了10多篇教学论文,开发的精品课多次被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录用;还获邀担任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名师公益课堂”的主讲嘉宾,将这一套生动高效的教学模式推广给更多老师。
更令人称赞的是,她创立了“学长引领”教学法:在每届学生毕业前夕,邀请3至5名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录制一段英语短视频,待新生入学时播放,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向往与热爱。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种。”全巍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她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记者 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