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三尺讲台丈量岁月,一支粉笔书写春秋。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长寿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园丁颂”系列报道,展播2025年度长寿区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呈现我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敬请关注。

“最近工作怎么样?”8月29日,在长寿中学高中部的一间办公室内,年级主任谭琳正与往届学生小水(化名)通电话。两人亲切交谈,仿佛仍是昔日课堂上的师生。
谭琳是长寿中学高2025级年级主任、高中化学教师,也是重庆市骨干教师、长寿区第二届高中化学学科带头人和区骨干教师。从教16年来,她始终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善于发现学生潜力、因材施教,用心用情培养每一名学生,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长期名列前茅。
2015年,谭琳首次担任班主任。迎接高一新生时,她注意到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经常有精美的插画。后来,她得知这些插画是一名叫小水的学生画的。小水从小学习绘画,有一定美术基础,但因初中课业繁重,便中止了对绘画的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谭琳认为小水不仅美术天赋突出,文化课成绩也十分优异。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鼓励小水报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起初,小水感到惊讶:“我只想考一个重点本科,从没想过要考清华大学。”谭琳耐心为她分析优势与发展可能,帮她确定目标、树立信心。
随后,小水利用周末课余时间重新开始对美术的学习,谭琳经常关心她的学业。一次晚自习,谭琳发现小水偶尔打瞌睡,便询问她是怎么回事。了解到是因为白天学画画实在太累了,便贴心地将她的座位调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这样,小水想打瞌睡的时候可以站起来听课,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这个座位,小水一直坐到了毕业。
高二暑假开始,小水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专业集训。怎样才能在提高专业成绩的同时,又不落下文化成绩?谭琳一直坚持每周与小水通电话了解她的近况,并针对性地调整复习策略:哪些科目重点抓,哪些可适当放缓,哪些暂时搁置以节省时间……她为小水制定周密计划,并督促落实。
专业集训结束,校考完成后,小水回到班上时距离高考只有3个月时间。然而,此时她的文化成绩在全年级已掉到900名开外。谭琳及时联合另外5个高考学科的老师,群策群力帮小水进行“一对一”的补习。3个月后,小水的成绩跃升到年级100多名。最终,小水的高考文化成绩达到595分,如愿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我区首位清华艺术生。
这只是谭琳多年教学生涯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她以满腔爱心与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除了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外,还持续帮扶4名困难学生,其中一名学生连续6年受到其资助与关怀。谭琳的帮扶案例《师爱无言,沁润心田》荣获2024年长寿区“资助育人典型案例”二等奖。
作为班主任,谭琳多次获评该校“优秀班主任”,2020年入选长寿区“优秀班主任宣传人选”,并获长寿区“师德师风建设十佳标兵”称号;2023年荣获长寿区“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
此外,谭琳积极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助力多名教师在重庆市化学优质课比赛、说课及评课中荣获一、二等奖。记者 李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