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缀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不少市民慕名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这是8月13日,记者走进渡舟街道新道路村的渡舟恋恋葡萄园看到的场景。

“从品种筛选、土壤改良到施肥灌溉,每个环节我们都严格把关,确保葡萄品质。”葡萄园负责人张代林告诉记者,农场葡萄种植面积约35亩,有茉莉香、雨水红、金手指等10个品种。这几年,根据市场需求新增阳光玫瑰、妮娜皇后葡萄两个品种,销售量相比往年有明显增长。

别看张代林现在聊起葡萄种植头头是道,几年前他还是个十足的“门外汉”。2019年之前,张代林夫妻俩在重庆打工,攒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回乡种葡萄,并非一时兴起。常年在外,张代林一直关注“吴小平葡萄”的发展。考虑到上了年纪,总不能一直在外漂着。于是,他回到渡舟街道新道路村,从流转土地开始,打算闯出一片天地。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张代林以为种葡萄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真正把葡萄树种下去,才发现难题来了。
有一年,因长时间连续阴雨,葡萄根系受损、树势减弱等问题接踵而至。经过一番折腾,葡萄是成熟了,然而他却亏了本。

▲张代林在查看葡萄生长情况。
兴许是在外摸爬滚打数年,练就了他不服输的个性。他把农业专家请到园里来现场指导,还多次外出学习施肥、疏果、套袋和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技能。

如今,张代林采用大棚避雨种植,果实避免雨水的浸泡而更加饱满紧实,棚内良好的气候环境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这样既可以提升葡萄品质,又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我是他们家葡萄的‘忠实粉丝’,每年这个季节,都会过来买几箱,有时还把孩子带到葡萄园里体验采摘的乐趣。葡萄味道好、品质高,买着也放心。”市民陈小科说。
恋恋葡萄园的消费者多是回头客。张代林表示:“在朋友圈发了几条微信后,就收到不少订单。今年销售已过半,已经卖出2.5万斤,采摘将持续至国庆节。”

张代林创业成功后,也始终不忘邻里乡亲,35亩果园为周边1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今后我还会继续尝试种植一些新品种,带领更多乡亲走上增收路。”张代林话音刚落,东海假日花园小区的顾客就发来微信订单,要两箱葡萄。他乐呵呵地应下,转身又一头扎进葡萄园,继续忙活起这份甜蜜事业。记者 肖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