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岸线芦苇摇曳,明月山间新绿铺展,城市公园绿树成荫……如今在长寿,生态画卷随处可见。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年来,我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体推进“九治”攻坚,高质量开展美丽长寿建设,持续擦亮生态名片,努力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上当先锋打头阵,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跃升。
绘就“城乡共美”画卷
桃花溪畔的“幸福河”蜕变
清晨的桃花溪畔,晨露挂在叶尖,退休教师陈老师架起相机,望着美景感叹道:“这里水清了,鸟儿多了,每天来这儿拍拍照,很惬意!”

镜头里,朝霞为河面镀上金边,一群灰椋鸟掠过树林,惊起的露珠坠入水面,与岸边健身步道上晨跑者的脚步声相映成趣。这是桃花溪蜕变后寻常的清晨一景,却承载着沿岸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近年来,我区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举措,在沿岸铺设截污管网,拆除违章建筑,建设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物。经过数年努力,桃花溪焕然一新。2024年9月3日,桃花溪通过水利部长江委幸福河湖建设成效评估,成功创建全国幸福河湖。

桃花溪的蜕变并非个例,我区以此为样板,将“幸福河”建设经验推广至全域。长江长寿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313天的年均优良天数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城市里,23个湿地公园与40%的绿地率交织成“城在林中”的画卷,“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实至名归;乡村中,48条农村黑臭水体清零,62个美丽宜居村庄星罗棋布,巴渝和美乡村的图景在田畴间生动铺展。
从一条溪的蜕变,到全域生态的蝶变,我区凭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智慧,让绿色成为城乡最鲜明的底色,精心绘就出一幅“城乡共美”的动人画卷。
激活“绿色动能”密码
明月山矿山的“生态地票”创新实践
晏家街道金龙村的山谷间,曾经裸露的岩壁如今覆满藤蔓,一汪翡翠色的湖面静卧其中。清风穿林而过,带起岸边野花的芬芳,水波轻轻漾开,将岩壁的倒影揉成细碎的光斑。

这幅生机盎然的图景,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曾是一片废弃的露天矿山。而这惊人的蜕变,正是明月山“生态地票”创新实践的鲜活注脚。
明月山是重庆都市区的天然氧吧。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位于明月山系长寿段,陆续形成29家以开采石灰岩矿为主的露天矿山。近年来,我区统筹推进矿山系统治理和一体化保护,充分挖掘明月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空间价值,形成“生态地票”助力明月山生态修复。通过这一创新模式,累计修复矿山225.94公顷,让昔日的“伤疤”逐渐变成“美景”。
在治理过程中,我区秉持“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润土、弹路、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对矿山进行系统修复。如今,修复后的矿山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这一成功实践,让明月山矿山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多元共治典型案例》,为全国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长寿经验”,也激活了区域发展的“绿色动能”。
从一座矿山的重生,到全域绿色转型的加速,我区“生态账”越算越清。“三线一单”试点让112个重大项目精准落地,41家碳市场企业年减碳980余万吨,1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撑起产业转型脊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寿路径”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更是幸福财富。
织密“守护网络”
川渝跨界的“御临河联防”样本
去年11月,御临河流域的水面上,应急监测船有序巡航,水质检测人员快速取样分析,两岸的应急物资储备库迅速调配设备……这场由长寿区会同渝北区、广安市邻水县联合开展的川渝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是两地织密生态守护网络的生动实践,让御临河联防机制成为川渝生态共保共治的典型样本。

不止于御临河,我区与广安等川渝地区的生态联防联控已形成全方位格局。两地联合申报大洪湖跨界水生态修复实施项目,让跨界水域得到系统治理;定期开展水污染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治气”攻坚交叉督导帮扶,共同提升区域空气质量。在大洪湖跨界断面处,两地共建的全市首家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应急监测实验室,为快速响应环境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实保障。
御临河的联防联控只是我区织密生态守护网络的一个缩影。在区内,“检察院+园区+环保”驻经开区检察工作站成立以来,排查企业环境隐患;“环保・惠企e站通”数字化平台为企业解决环保难题;多个腊制品集中熏制点既保留了民俗,又减少了污染。在长江保护上,我区与涪陵区、巴南区等周边区县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守护长江岸线生态。从跨界河流的协同治理到全域环境的立体防控,我区正以“一盘棋”思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的长寿,矿山新绿与稻田金黄相映,智能监测屏的数据流与居民的欢笑声交织……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提升,从生态颜值到发展价值,我区正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小玲表示,接下来,区生态环境局将紧盯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10周年等重要节点,全力推进“九治”攻坚,持续改善水、气、土壤环境质量,统筹抓好督察问题整改,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决守牢环境安全底线。全力以赴完成“十四五”收官任务,为美丽重庆建设长寿篇章贡献力量。记者 李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