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都能吃上热乎的两荤两素,房间里装了防滑扶手,还有‘干女儿’陪我聊天,比家里还舒坦!”85岁的李奶奶在石堰镇敬老院生活了6年,对于目前的生活十分满意,逢人就夸赞院里的新变化。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正是该镇创新管理服务机制赋能敬老院规范化升级的生动写照。
制度筑基
让日常管理“有章可循”
走进敬老院办公室,一本蓝色封面的《内务管理制度汇编》格外醒目。这本被工作人员称为“操作宝典”的手册,将8大类32项制度细化为具体操作流程。“就连蔬菜清洗要过几遍水、夜间几点巡查都有标准。”院长蹇宏伟介绍,今年敬老院通过“日巡查+问题销号制”已整改35项问题,连老人的被角掖得不严这样的细节都纳入考核。

更让老人们安心的是院务监督委员会——这个由4名老人代表和4名工作人员组成的“阳光小组”,每月都要“查账本”“评服务”。78岁的王大爷作为其中的一名委员,最近刚参与审核了季度开支。“每一分钱花在哪,公示栏里都写得明明白白。”王大爷打心底里信服。
蹇宏伟介绍,敬老院立足实际,创新推行“日巡查、周点评、月考核”闭环机制,聚力打造“管理规范、服务暖心、安全托底”的幸福家园。
贴心服务
精准照护更有温度
“血压136/85,比上周稳定!”每周二的健康监测日,护理员小陈都会为结对“认亲”的周爷爷测量数据。蹇宏伟介绍,该院创新“一人一档一策”模式,像周爷爷这样的慢性病患者,都能享受到卫生院医生、护理员、社工联合定制的“健康套餐”。

在200平方米的“怡乐园”里,十几位老人正跟着志愿者跳养生操。这里每月都有新活动:剪纸比赛、怀旧电影放映、方言故事会……“上次我包粽子得了第一名!”刘婆婆指着墙上“活动之星”光荣榜,一脸笑容。

此外,该院以制度化、个性化服务传递温暖,为71位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组织10名工作人员与老人“结对认亲”,当好“贴心儿女”;招募15名“敬老志愿邻里”,年均提供陪聊慰藉等志愿服务超300小时,让精准照护有温度。
安全护航
提升居住安全舒适度
“应急通道畅通,灭火器压力正常!”安全员老李的巡查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检查记录。
近年来,该院投入近200万元改造设施,增设功能室,整修重点区域,关键点位加装安全设施(扶手、防滑垫),显著提升居住安全舒适度。此外,该院还制定涵盖管理、食安、燃气、电力、消防的安全责任清单,坚持“月排查、季督查”;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每半年组织火灾、跌倒、突发疾病等实战演练;深化医养融合,畅通镇卫生院“绿色通道”。

“硬件设施提档升级,软件设施也不能落下。”蹇宏伟介绍,敬老院推行“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传帮带练”模式,持续锻造专业队伍;将服务质量、安全履责、老人满意度、评优表现与薪酬、评优深度挂钩,有效稳队伍、激活力。
“我们要让老人幸福晚年可持续。”石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四维”机制,引入智慧养老系统,拓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让98%的满意度再攀新高。记者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