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清晨,晏家工业社区的网格员熊玎妍在长寿经开区的厂房间忙碌穿梭。她手里攥着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用工需求表,手机上不断传来社区帮帮办的实时消息;另一边,贝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刚提交新入职员工党组织关系转移的申请。
这样的繁忙景象,只是晏家工业社区服务525家企业、4.5万职工的日常一幕。作为国家级长寿经开区的“治理细胞”,晏家工业社区正用“言笑晏晏”的温度,织就一张覆盖企业发展与职工生活的服务网络。
党建为纲织密服务企业的“毛细血管”
长寿经开区有957家入驻企业,其中29家世界500强、69家跨国公司。
去年,一家新开业不久的企业想成立党支部却不知从何入手,晏家工业社区联合党委带着“党支部工作手册”上门指导。如今,该企业党支部不仅定期开展活动,还积极参加晏家工业社区的党建活动,9名党员成为社区志愿者,带头参与园区公益活动宣传。

晏家工业社区通过完善“党委+工会+妇联”架构,党群工作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力”的跃升,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5月23日,重庆智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突发工伤纠纷,寻求社区帮助。网格员迅速召集企业代表与职工前往社区调解中心。经过现场调解,企业与职工签下协议,1.5万余元补偿金当场到账。这种“小事网格解、大事协同办”的模式,让1500余家次企业受益,400余件政策咨询、手续代办等需求在网格内闭环解决。

此外,“三张清单”让服务更精准高效。“你需”栏记着职工团队运动比赛,“他有”栏对应区总工会体育联赛资源,“我能”栏标注社区策划系列赛事。去年,通过清单匹配,30余家企业、380余名职工参加体育竞赛,赛出了职工大团结和齐心协力的拼搏精神。
就这样,晏家工业社区以党建为纽带,串联起政企社三方合力。今年上半年,长寿经开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32.1亿元。
平台为桥打通惠企便民“最后一米”
“针对困难职工,区里职工互助保具有哪些帮扶政策?参保和理赔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在“言笑晏晏e企同行”活动中,工会干部针对贝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专业解答。这是社区“企服联盟”的常规动作——把20多个部门的政策,变成企业能看懂、用得上的“服务包”。

“1533”工作思路让服务有章可循。“1533”工作思路即建立健全“多跨联动、协商议事、网格联企、社会参与、服务支撑”5项机制,深入开展“企业党群联建、园区共建共治、职工保障增能”3项服务,搭建用好“企服联盟、和谐之家、健康驿站”3个平台,引导推动园区企业共建、共治、共享。在协商议事平台上,正新橡胶(重庆)有限公司职工反馈“社保群数量过多,导致消息接收不及时,事项办理效率低”。社区随即组织人社部门及企业代表参与协商处理,之后,社保局对各板块工作群进行整合,惠企园区500余家企业,企业人员办理相关事务的效率提高了40%。福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提出“片区停气导致职工用餐难题”,社区联动社会资源,10分钟内解决该企业300余名职工的就餐问题。健康驿站里,精准对接资源,联合区总工会、区妇联、区妇幼保健院为园区20余家企业、1000余名女性职工送上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政企联动如“活水”激活资源。重庆洁林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提出“门口增设车辆减速提醒”;社区“吹哨”后,交通部门第二天查看现场;一周后,企业门口画上了斑马线,货车通行减速,职工过马路更有安全感。职工反映“没地方打球”,社区联合区总工会推动惠企服务下沉,建设风雨运动场。今年5月,每到傍晚,社区共享运动场成了园区最热闹的角落。这种“需求收集——分析研判——协商处置——监督落实”的闭环机制,回应了近400条企业诉求。
温情为脉让园区有“家”的温度
“现在上班不用总惦记孩子独自在家了!”7月1日,晏家工业社区2025年暑期课堂开课,第二期“言笑晏晏暑期课堂”爱心托管班启动,45名职工子女开启了充实假期。
此次托管班持续至8月29日,课程涵盖作业辅导、读书分享等常规项目,还新增活力课堂、学生舞台等特色内容,“动静”结合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家长们表示,社区的贴心服务解决了暑期“看护难”问题,让他们能安心工作。

这样的温情服务,正是社区“园区小管家”的生动体现。“一月一活动”从不间断:情人节交友会让12对青年职工牵手,技能提升课帮助企业员工从普工成长为技术员等。
数字化让服务更贴心。通过“点单—跟单—接单”机制,外地职工小张的妻子一周内找到行政工作。“现在两口子都在园区,社区还帮我们申请了公租房,哪舍得走?”小张的话满是踏实。这种“数据多跑腿,职工少跑路”的模式,已服务5800余人次。
如今,这个成立不到一年的工业社区,已成功化解268件次劳资纠纷。从车间到社区,从企业诉求到职工心声,晏家工业社区正用治理创新的“巧劲”,为长寿经开区冲刺“世界一流化工产业集聚区”筑牢基石。记者 李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