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大】“我们的日子变得更亮堂了”——我区各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记略
发布时间:2025-08-04 19:32:16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清晨,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窗洒进但渡镇敬老院的走廊里,78岁的张淑芬老人正扶着新安装的防滑扶手缓步行走。

雪白的墙壁上,挂着老人们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走廊尽头的活动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改造后,走廊变得亮堂堂的,走路也稳当多了,我每天都要走上几个来回。”张淑芬老人笑着说道。

我区各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记略 (5)

今年以来,我区投入120余万元财政资金,对洪湖、双龙、龙河、但渡、石堰、万顺敬老院的消防、房屋、院坝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双龙镇敬老院、但渡镇敬老院、万顺镇敬老院、龙河镇敬老院、洪湖镇养老服务中心5个项目完成验收;石堰镇敬老院正在紧张施工中。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老建筑正悄然焕发新颜——斑驳的墙面被粉刷一新,老式木窗换成了铝合金双层玻璃门窗,昏暗的走廊加装了LED感应灯,每个细节都体现着对老年群体的细致关怀。

我区各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记略 (4)

在但渡镇敬老院,院长刘奇果带着记者参观了改造后的设施:“我们将原来的杂物间改造成了分类储藏室,室内墙壁与地板全部贴上防滑瓷砖。”最让老人们高兴的是,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独立卫浴设施,楼道两侧增设了扶手。

“以前是蹲便器,现在房间里安装了马桶,对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来说很实用。”75岁的李奶奶满意地说道。

我区各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记略 (2)

石堰镇敬老院的变化更为显著。走进院门,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无障碍坡道和刚刚投入使用的电梯。在二楼的康复室内,几位老人正在护理员的指导下进行器械训练。82岁的王奶奶刚完成一组肩关节训练:“以前腿脚不便只能躺在床上,现在每天来做康复,还能跟老姐妹们聊聊天。”

院长蹇宏伟介绍:“在老人的管理服务方面,针对安全保障,我们建立了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的标准化处理流程;健康服务方面,我们与镇卫生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会对老人进行定期体检,并且能够确保突发状况时10分钟内送医。”

我区各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记略 (6)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各敬老院的服务“软件”也在同步更新。记者看到,每位老人的床头都安装了紧急呼叫按钮,公共区域实现监控全覆盖。石堰镇敬老院创新推出“时间银行”制度,鼓励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帮助行动不便者,积累的志愿服务时间可兑换相应服务。67岁的陈爷爷是这项制度的积极参与者:“我帮瘫痪在床的老人打饭、读报,等我需要帮助时也有人照顾我,就像个大家庭,大家互帮互助。”

中午时分,石堰镇敬老院的食堂飘来阵阵饭香。该院工作人员介绍,改造后的厨房配备了现代化设备,菜单由营养师根据老人健康状况量身定制。“今天的青菜煮得很软,肉也炖得烂,牙口不好也能吃。”正在用餐的周爷爷指着墙上的“每周食谱”告诉记者,他对这里的饭食非常满意。饭后,老人们三三两两来到新改造的活动室里,下棋、看电视、做保健操……

我区各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记略 (3)

在龙河镇敬老院的花园里,新铺设的防滑步道蜿蜒在绿植间,几位老人坐在防腐木长椅上聊天。院长告诉记者,改造时特意保留了老人们栽种的花草:“这些月季是刘奶奶十年前种下的,我们只是给花圃加了围栏,既美观又安全。”这种“改造不减温情”的做法赢得了老人们的交口称赞。

“养老设施改造不仅仅是简单的旧房翻新,而是以老年需求为导向进行系统性升级。”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兜底保障方面,2020年以来我区争取市级以上资金908万元、区级财政1080万元用于敬老院提档升级,提高老人居住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在养老服务网络方面,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机构养老床位3278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89.3%,初步构建起区级、街镇、社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实现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应养尽养”、社会老年人“需托尽托”。下一步将在全区实施适老化产品“焕新”补贴与中度失能人员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继续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推进智慧养老建设,让老人居家养老更省心、社区养老更暖心、机构养老更安心、养老服务更贴心。

我区各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记略 (1)

夕阳西下,但渡镇敬老院的灯光次第亮起。活动室里,老人们在护理员的带领下做手指操;书房内,几位“老书友”戴着老花镜翻阅新到的报刊;宿舍区,护理员挨个房间查看老人身体情况。温暖的灯光下,雪白的墙壁、崭新的设施与老人们安宁的笑容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图景。正如张淑芬老人所说:“这里不光是房子变亮堂了,我们的日子也跟着亮堂起来了。”记者 李辉 刘霞飞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