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长江之畔,长寿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区林业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254.4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总目标,以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市建设为统揽,努力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互动并进,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一幅“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初春时节,放眼长寿大地,满目苍翠,处处充满生机。漫步黄草山间,这里树木茂密、花草丛生、空气清新,有一种被大自然的怀抱的感觉。
如果说高山是凝固的绿色波浪,公园则是人们用欢笑编织的琴弦。每逢周末,天气晴好时,走进长寿各个公园,总会看到孩子们在滑梯、攀爬架上尽情嬉戏,老人们在花园舒适的座椅上晒太阳、聊天,享受悠闲时光。
近年来,我区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持续推进科学绿化,筑牢绿色生态屏障。2024年,全区实施国土绿化10.8万亩,巩固提升城周生态屏障3.5万亩,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7.8万亩,已完成6.3万亩,绿色逐渐成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做深做实“一长三员”
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今年63岁的王孝生,是石堰镇石堰村的一名护林员。近段时间,他每隔一天便要踏上熟悉的乡间小道,巡山、护林、防火……用脚步守护绿水青山。
在长寿,像王孝生一样的护林员还有很多,他们是守护全区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2024年,我区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健全林长制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优化调整区级片区林长36名,在全市率先建立“一长三员”1829名,优化护林网格417个,统筹开展巡林履职,推动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
不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在全市率先建立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涉林火情“13510”早期处理机制、“十户联防”积分制。加强高火险期入林入户暗访督导,在林中湾强化早期处理力量4465名。在全市率先与“141”基层治理体系贯通,林火视频覆盖95%以上的重点林区。建立区林业局、国有林场消防专业队、镇村干部、社会监督等力量参与的松材线虫病除治全过程闭环管控机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持续深化集体林改
推动实现“绿”“富”共赢
位于晏家街道龙门村的“鱼跃龙门·经开驿站”,以龙门桥水库为核心,以龙门湿地公园为重点,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打造“原真、原味、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休闲胜地,成为众多游客闹中取静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我区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优势,擦亮“绿”优势,做活“林”文章,不断把“绿色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2024年,我区抢抓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战略机遇,将集体林改纳入区委重大改革专项,规范更新林权流转台账,累计流转8.5万亩、培育林业经营主体50家。建立集政府融资担保、集体林经营权、企业资产及信用于一体的林权综合担保机制,顺利建成经开驿站、云龟山等森林康养基地4个。全年林业总产值达85亿元。
下一步,我区将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为统领,持续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生态修复,持之以恒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坚决守牢防火防虫底线,让长寿的生态颜值更高、发展底色更亮。记者 张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