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跟随我区文物工作者,一起走进葛兰镇,开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探寻那些隐藏于时间长河中的珍贵宝藏。

当天,记者跟随普查队员先后前往葛兰镇天台寺、天后庙两处不可移动文物,仔细查看有没有损坏情况及有没有新增的文物等情况。在实地调查中,记者看到,文物普查队伍对每一处文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复查,并配备RTK数据采集等高科技设备,大幅提升普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普查完毕,他们还清理维护文物,确保准确掌握其保存现状,排除影响文物安全的隐患,努力展现文物的风采和价值。

“野外调查工作是每个文物工作者的常态,钻草丛、爬岩壁,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工作人员郭鹏举和普查队员金莉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每天最少普查1个点,最多要跑10多个点,而且每次普查时,必须要到达那个文物点定位,再在现场进行重新定位、拍摄以及测量,要对每一个文物的构成进行一个测量,绘制它的具体位置图和平面图。
据了解,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2024年5月进入实地调查阶段,普查队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深入细致的文物调查和复查,预计今年4月底完成整个野外普查工作,目前共完成605处文物复查工作,新发现文物线索55处。
“这次普查主要是查漏补缺,把以前漏掉的东西,全部重新记录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当中,并将所有文物点纳入我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便于以后管理。”区博物馆藏品部和文物保护部主任廖涛告诉记者,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完善,将有利于对长寿现有野外文物的保护,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记者 夏晨扬 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