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睿见丨万象“耕”新 “丰”景无限好
发布时间:2025-03-08 16:06:52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曹丽华/文

不负春光好,最美阡陌间。随着气温回升,各地抓田管、抢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农机闹春耕,农人忙农事,一幅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绘就。

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这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大国饭碗的稳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石与根本保障。它既是亿万农民群众的“心头事”,更是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向“新”而进,“丰”景无限好。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之举,也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答题。智能化大棚里育苗、植保无人机施肥、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让农民在科学种田的道路上尝到甜头。可以说,先进科技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趋势,加紧“新基建”布局,加速“新农具”供给,加快新场景应用,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以科技赋能农业。

藏粮于地,也需藏粮于技。从良种到良机,再到良技。要推动农业科技专家下乡,激发科技农场与新型农人的作用,把科技种田的知识与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更为重要的是,发挥驻村第一书记、青年科技人才志愿者等作用,下沉人才、资源、服务等要素,助力农民群众打好打赢春耕备耕攻坚战。要利用数字乡村等平台,发挥AI技术等优势,通过云端传经送宝,塑造农民身边的“数字指南”,进行“手把手”“一对一”指导;同时,广泛借用农业“黑科技”力量,让农民从“面朝黄土”转向“指尖管理”,推动春耕备耕多方面尽享科技带来的“红利”。

打好“春耕备耕仗”,也要用众力、集众智。农业部门要当好“指挥员”,精准落实惠农政策,保障农资供应,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科学指导;水利部门要当好“守护者”,加快修复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灌溉用水充足,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气象部门要当好“预警员”,及时发布天气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金融部门要做春耕资金的“输血者”,为春耕春播精准注入金融“活水”。只有农业、水利、气象、金融等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形成春耕备耕的强大合力,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万象“耕”“新”,以“新”促“耕”、以“耕”向“新”。让我们抢抓农时,以农业生产为根本保障,聚合各方力量抓紧春耕备耕,开足马力、主动进取,打好春耕备耕主攻战,我们必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