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玲聪\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古训昭然,深刻揭示了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今年以来,长寿区融媒体中心精心打造的舆论监督栏目“长寿民声”,聚焦群众身边的点滴之事,用心倾听人民的真切呼声,以实实在在的新闻监督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坚实桥梁,更为长寿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新动力。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长寿民声”栏目的开设,彰显了长寿区融媒体中心对群众呼声的深切关注,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的坚定信念。市委书记袁家军在新闻单位调研时强调,要聚焦重大工作、民生热点等开展舆论监督,主动曝光问题,更好促进工作落实、更好满足群众需求。“长寿民声”正是这一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它主动打捞民声,让群众的声音成为指引城市发展方向的“风向标”,引领城市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为舆论监督的核心主体,新闻媒体肩负着“守土有责”的使命,需通过不断增强自身公信力,让舆论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媒体的公信力是其生命力所在,既源于权威报道、深度解读等正面宣传,更来自于为人民利益仗义执言的舆论监督。“长寿民声”的记者们深入基层,通过明察暗访,精准捕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客观、真实且极具影响力的监督报道。从道路通车难题的顺利解决,到化粪池管网渗漏问题的妥善处置;从不规范盲道的有效整治,到困扰居民的马蜂窝的及时摘除、公交车站标识标牌的不断完善……每一篇报道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凝聚着媒体人的心血与汗水。
然而,舆论监督并非一帆风顺,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定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监督报道不仅要有共情心,更要具备正确的导向、清晰的判断和严密的逻辑。在“长寿民声”栏目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记者在揭露问题的同时,广泛邀请政府、群众及相关专家积极参与,形成了“媒体主导,协调多方参与”的良好模式,为基层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这正是建设性舆论监督的生动体现。
舆论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两大功能”“舆论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长寿区各级政府和部门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断,高度重视“长寿民声”栏目,将其作为推动工作落实、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抓手。在面对舆论监督时,他们展现出了应有的胸怀和气度,不仅坦然接受批评,更将其视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积极主动作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解决群众难题,为舆论监督取得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长寿民声”栏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这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人民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他们通过该栏目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视角,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让“长寿民声”栏目得到更多群众的关注和期待,更使长寿区的发展能够精准对接民意、深度顺应民心,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舆论监督绝非“揭短亮丑”“破坏发展”,而是通过监督的方式,让党委政府更好地了解矛盾、倾听民声,在沟通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长寿区,“长寿民声”这一“好声音”正不断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正能量,无论是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提升,还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无论是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还是生态环保工作的扎实开展,都离不开它的舆论监督作用。
未来,我们要继续发挥“长寿民声”栏目的独特优势,汇聚各方力量,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和实效性。要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充分利用人人长寿客户端“问政”栏目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参与到舆论监督中来;要加强对群众诉求的梳理和分析,提高问题发现和解决的效率;要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素养培训,提升其开展舆论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新闻媒体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舆论监督体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长寿民声”栏目是推动长寿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武器”。让我们携手共进,精心呵护这一栏目,使其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接地气、更加有温度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推动长寿区高质量发展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