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普化学作为全球第三大的金属萃取剂供应商,重点围绕绿色高效金属萃取剂科技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凭借其优异性能,让国产铜萃取剂走向全球,目前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1月5日,记者走进康普化学萃取剂检测实验室,只见金属萃取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郑志伟正带领他的研发团队,模拟金属萃取实验。

实验室里,许多玻璃容器并排上桌,五颜六色的透明液体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试管里上面部分是萃取剂,下面部分是水溶液,混合之后将会萃取出金属。”郑志伟向记者介绍。
今年30岁的郑志伟身穿实验室白大褂,身材高挑,戴着一副眼镜,眼神坚毅睿智。2022年,他从东京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又前往加拿大继续攻读博士,回国后便加入康普化学,在金属萃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的开发和动力电池材料高效循环利用技术、萃取剂功能分子设计与研发等。

▲图中(男)郑志伟与同事正在观察实验结果
栽好梧桐树,引得金凤栖。近年来,康普化学不断加强研发投入,积极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研发团队的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支汇聚国内外资深专业人才的研发队伍。
“新重庆引才计划和长寿区对于人才的大力支持,以及康普化学纳才诚意和优质平台吸引了我。”和郑志伟一样,现年31岁的特种化学品绿色创新技术中心副主任杨林在德国攻读完博士后,婉拒多所知名高校的“橄榄枝”,选择加入康普化学。

▲杨林(坐)与同事在操控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
康普化学以康普化学技术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为依托,以求贤若渴的诚意和力度吸纳海内外人才,成功引进2名归国博士后、6名博士、研发人数近150人、高级职称50人,已集聚一大批具有深厚学养、潜心研究、敢为人先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我们通过对人才的引、育、用、留,逐步建立起以博士领衔的高层次、专业化研发队伍。”康普化学常务副总经理徐志刚介绍,引进的优秀人才各自带领研发团队分别在湿法冶金、矿物浮选、绿色合成、表活应用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解决相关领域的核心问题。
为让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亮起来,康普化学强化学校与企业“链接”,联合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打造人才培养基地,与全国多所顶尖技术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校企双方共同就特种化学定制技术展开深度合作交流,产学研协同发展,探索应用化学的技术革新。
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目前,康普化学的锂萃取剂、镍钴萃取剂以及酸雾抑制剂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并实现转化落地,已成为全球独家生产的供应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徐志刚说,打造企业内部造血系统、不断拓宽员工发展路径、推进员工晋升制度建设是康普化学人才战略中的重要版块。为此,公司制定系统化的晋升渠道,针对性地为管理型人才及专业技术型人才提供清晰的发展路径,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培训。
面向未来,康普化学将在人才培训、高新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搭建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帮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进一步推动人才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聚焦新能源电池金属的绿色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致力于成为全球特种表面活性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以一流化学技术及产品助力“中国制造”。记者 肖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