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从签约到投产仅3个月 长寿“速度”吸引浙企千里奔赴
发布时间:2025-09-08 19:40:39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位于长寿经开区的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崭新的生产车间看到,数字化产线正全速运转,传送带精准协作,一块块新能源电动车的超长续航换电电池正在下线。

“今年2月签约,5月底第一条产线就开始试生产——这个速度,放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匙谦站在生产线旁感慨道。这家从浙江引进的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企业,总投资20亿元,从签约到一期项目投产,不到3个月时间,刷新了长寿区重大项目建设的速度纪录。

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  (2)

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电池

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

长寿经开区作为全市首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汽车产业招商不动摇,还成立由区领导挂帅的汽车产业招商专班进行高位推动。

去年8月,长寿经开区招商团队在梳理新能源产业链招商图谱时发现,园区虽然聚集了一批整机企业,但在核心的“三电系统”领域仍存在关键缺失。

我区龙头企业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也做电动化转型,需要“三电系统”配套。为此,组建了由长寿经开区经贸局牵头的新能源产业链招商专班,经过一个月的深度调研,将目标锁定在国内电机电器电子行业“单项冠军”企业——浙江环方公司。

“第一次拜访就吃了闭门羹。”负责该项目的长寿经开区经贸局招商一局局长龙海军记忆犹新,企业当时正在扩产,但对西南地区市场持观望态度。

龙海军介绍,当时招商团队并没有气馁,而是连夜制作了一份长达30页的《重庆新能源市场分析报告》,详细分析了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潜力。

转机出现在第二次拜访。长寿区招商团队不仅带去了市场报告,还邀请落户长寿区多年的整车企业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一同前往,现场探讨合作可能性。“看到整机厂代表来了,企业态度明显转变。”龙海军说,“这说明我们不是单纯来招商,而是带着整个产业链来的。”

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  (1)

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人员在中控室监测生产车间

“五星级服务”打动投资商

真正让企业下定决心的,是长寿区提供的“前置服务”。在尚未签订任何协议的情况下,长寿区就为企业准备了三个场地备选,提前完成水电管网预铺设方案等准备工作。更让企业意外的是,区政府还协调本地高校,为其量身定制人才培训计划。

“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效率,更是诚意。”匙谦坦言,长寿团队甚至帮我们分析了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产业链配套等20多项关键指标,这种专业精神打动了我们。随后,浙江环方公司很快就决定在长寿经开区成立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电机、电控、电池新能源动力总成的研发和生产。

为加快项目落地,早日建成投产,签约前,长寿经开区立即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长寿经开区项目服务专员缪芸介绍,为保障项目签约后的项目备案、三方服务等一系列手续帮办代办服务不断档,他们协调发改、应急、环保、能源等多部门协同进场,事前联合指导,让企业办理安评、环评等关键手续,实现了“只跑一次腿、交一次材料”,审批时间比常规流程压缩近80%。

“目前,项目已投资5000万元,有厂房18000平方米,年产5万套新能源动力总成,这个项目的落地填补了当地新能源装备产业‘三电系统’生产的空白。”匙谦介绍,企业正是基于长寿区良好的营商服务环境,在原有投资协议约定的“三电系统”、电动摩托车项目的基础上,还追加投资移动电源、充换电等项目。

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  (3)

▲长寿经开区航拍

“链式招商”培育产业生态

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的快速落地并非孤例,而是我区围绕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按图索骥”、精准招商的成果体现。今年以来,我区新签约的21个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中,有18个是围绕产业链空白环节引进的补链、强链项目。

“我们正在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生态圈’。”龙海军指着墙上的产业链地图介绍,现在每引进一个项目,他们都会同步推荐给已落户企业,促进企业间形成协同效应。

数据显示,重庆尚忆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投产后,不仅可为区内整车企业配套,还能为已落户的电池材料企业提供稳定订单,预计每年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超20亿元。

匙谦信心满满地说,随着一期项目的顺利投产,公司迅速定下了新发展目标:5年内实现产值50亿元,逐步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斐表示,下一步,将实施重点产业专班招商,紧盯产业链空白和薄弱环节,下半年力争再招引10个以上关键项目,实现引资超50亿元,为打造新能源装备特色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李辉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