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华辉、广州日萱落户长寿,溪霞山居改善性住房项目加快建设,长寿华师学校建设项目(高中部)启动建设,两江新区至长寿区快速通道长寿段形象进度近半……

今年上半年,一个个重大项目从蓝图变为实景,为长寿这片土地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强引擎”。今年上半年,我区全力以赴抓谋划、促开工、保进度、优服务,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呈现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据统计,上半年,全区298个年度区级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6.7亿元,实现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7.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约4.1个百分点;2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8亿元,投资完成率59%,高于全市平均约9个百分点;3个双圈“十项行动”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137.5%。
以产业升级为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速度
重庆钢铁高质量绿色发展、嘉利合氟化工一体化、天泽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线设备更新及数智化提质增效、双象PMMA/MS特种脂三期扩建等一批投资十亿级以上的产业项目有序推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我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区聚力重大项目招引,上半年成功签约环方新能源汽车三电项目、云途国产高端汽车主控芯片全球生产总部项目等20亿级重大项目2个,晶旺集团总部及先进封装全工艺基地项目、龙星年产15万吨炭黑及配套6MW发电机组项目等10亿级重大项目8个。目前全区在谈项目271个、计划引资超1500亿元。

同时,投资结构更加优化。实施长寿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能力提升工程,助力望变、博腾、康普、康乐、恩联等企业打造国家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艺技术创新中心;实施长寿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技改项目,助力重钢、恩瑞、华彩、恩捷等48家企业进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动我区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上半年,全区高技术投资完成24.1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完成49.2亿元。

此外,我区注重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聚链成群构筑产业新高地。规划千亩赛力斯配套产业园,推动赛力斯核心供应商重庆华辉、广州日萱等企业落户长寿,同时落地一汽铸造公司(世界500强)发动机智能制造项目等17个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配套项目,新增投资超100亿元;动态改造世纪广场、金科美邻汇等商圈,创建“光合梦工厂”“书香雅苑”等夜间经济示范区,带动商圈客流增长8%,拉动1000余人就业。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市政府批复,长寿港国际仓储物流基地、城郊大仓冷链物流仓储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将进一步强化我区作为渝东新城重要节点城市的地位。光谱年产700万平方米聚乙烯醇光学膜项目提前完工,川维年产5万吨特种PVA树脂项目等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项目顺利推进,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
以民生保障为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温度
民生项目关乎百姓日常生活,涉及吃、住、行、用,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始终是群众关切的热点。上半年,我区全力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一批强基础、补短板的工程相继落地见效,持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在“住有优居”方面,桃李书院、溪霞山居等改善型住房项目正加紧建设,将显著提升长寿住宅品质。同时,保障性住房提升、民生佳苑及顺风亭房屋装修提档升级等项目稳步推进,累计惠及居民超9000户,实现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转变。
教育是民生之基。随着长寿华师学校建设项目(高中部)、桃花溪中学扩建项目(高中部)启动建设,我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增强,更好地回应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此外,工信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工建设,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也已启动设计,将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医疗卫生服务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疾控中心整体迁建、石堰镇卫生院业务楼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长寿区职业病及结核病防治中心前期工作启动。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我区传染病、慢性病检验监测能力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养老服务体现城市温度。双龙等5个镇敬老院提档升级项目已通过验收,“硬件”“软件”同步提升,老年人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明显改善。新建鹿坪老年养护院、兴隆老年养护院等项目即将完工,推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真正实现“老有颐养”。
在文化体育领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寿段)、区体育中心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将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关口滨江步道及提升项目已竣工开放,三洞沟城市峡谷公园等一批文旅项目正在积极谋划,助力“文有悦享”成为现实。
以城市建设为骨架推动高质量发展有质感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五个转变”,要求城市工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治理投入、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将优质资源和重点工作聚焦于城市建设重大项目中,努力实现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和高质量完成,持续增强城市集聚力、承载力和竞争力,推动城市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

在交通出行方面,便捷度显著提升。渝宜高铁(长寿段)已开工建设,长寿即将迎来第一条350km/h高速铁路。两江新区至长寿区快速通道长寿段形象进度已近半,晏家隧道已累计开挖2.9公里,龙门桥隧道已实现左右洞贯通,建成后长寿至两江新区的车程可缩短至30分钟。阳鹤大道连接桃东路路口、德瑞悦城2处断头路打通,“四好农村路”新建10.5公里,城区、农村交通基础条件不断完善。G243长寿八颗至土桥项目的完工解决了通往石堰、云台、海棠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此外,合广长高速加快工可报告编制,城宣大邻高速完成工可研究,G50沪渝高速垫长段改扩建、G243长寿八颗至土桥加快前期,洪湖至邻水九龙农村客运班线即将开行,不仅有利于提升出行便捷度,还促进了长寿与邻水、广安、垫江等地在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城市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品质不断提高。凤城街道片区雨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长寿湖邻封云集片区污水管网建设、龙溪河支流高洞河(长寿段)生态修复、长寿区生活垃圾分类及餐厨(余)垃圾一体化等项目扎实推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巩固,城市更加干净整洁宜居。长寿区中小河流治理(桃花溪)项目,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生态空间。
在居住安全方面,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阳鹤山片区排涝调蓄设施、长寿区桃花河城区段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长寿经开区公用管廊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长寿区桃花消防救援站综合训练中心、长寿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重大安全风险防控等项目完善了安全基础设施体系。
一项项重大项目的落地,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办结,一个个基础设施的完善,正不断夯实我区高质量发展根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记者 李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