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之下 防火防暑容不得丝毫松懈​
发布时间:2025-07-18 20:11:13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编者按:随着一股冷空气来袭,持续多日的酷暑“烤”验暂告一段落。但当前正值盛夏,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防暑、防火工作容不得丝毫松懈。那么,我区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森林防火举措?市民需要重点注意哪些方面?面对持续高温,市民应如何科学防暑?一旦中暑,又该如何应对?

我区构建“三位一体”防护体系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高温“烤”验之下 防火防暑容不得丝毫松懈​1

当前,连晴高温天气持续,正处于森林火险橙色预警阶段。面对严峻形势,我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要求,构建“专班联动+群防群治+科技赋能”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及时发布禁火令,统筹林业、应急、公安、气象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全面落实落细各项森林防火措施,以精准高效的“组合拳”,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专班联动构建高效指挥体系

7月10日,我区进入夏季森林防火期。气象预报显示,14日至19日将持续晴热高温,大部分镇街最高气温达37-40℃,部分甚至可达41-42℃。

高温“烤”验之下 防火防暑容不得丝毫松懈​2

“火险就是命令”。我区提前谋划,在夏季森林防灭火工作启动前,创新建立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和涉林火情“13510”早期处理机制(1分钟查看、3分钟核实、5分钟出动、10分钟到达处置),并建成11个集中祭祀点,倡导文明祭祀,有效管控火源风险。进入防火期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召开专题调度会,为防灭火工作精准把脉定向。

区林业局副局长操晓彬介绍,为打破部门壁垒,我区建立了森林防灭火工作专班机制,林业、应急、公安、气象等部门负责人常态化集中办公、统一指挥,24小时依托“智慧林长•森林防灭火系统”盯守调度,实时掌握全区19个镇街防火动态,实现跨层级、跨地域高效协同。同时,新增全天候自巡航无人机动态监测林区,形成“人机”双网格协同作战体系。1500余名“一长三员”(村里林长、护林员、监督员、指导员)、4400余名“13510”早期处置力量与“141”基层治理体系贯通作战,严格执行“日研判、日调度、日通报”机制,确保火险研判精准、指令执行有力。

在责任落实方面,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动态更新“一长三员”台账,推动镇街党员干部下沉包保林区湾组。优化护林员队伍巡护区域划分,并精准推行“十户联防”机制,选配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组长,落实积分制管理,强化相互监督机制。

群防群治筑牢基层防控网络

7月16日清晨,八颗街道一森林防火检查站的执勤人员拦下一辆进山车辆:“打火机需要暂存,出山时归还。”身旁的扩音器循环播放着防火禁令,登记本上已记录下多辆进山车辆信息。

高温“烤”验之下 防火防暑容不得丝毫松懈​3

“您已进入林区,请注意防火安全!”同日下午,在但渡镇黄草山森林防火卡口,智能语音系统随车辆驶入自动播报防火提示。

当前,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处于高位,全区各镇街机关党员干部全员下沉到有林组,入林入户开展“敲门行动”,宣传森林防灭火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村村通”广播、召开院坝会、“十户联防体”成员守望相助等方式,调动群防群治力量,让森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操晓彬介绍,全区现有9支森林消防应急力量,创新采用“车巡+步巡”等模式:主干道由车辆携带“13510”应急分队,将打火把、风水灭火机等装备预置到林区哨点,确保实现“1分钟查看、3分钟核实、5分钟出动、10分钟到达事发地开展处置”。

科技赋能打造智能监测矩阵

“启动,出发!”7月17日下午,在森林防灭火无人机遥感平台,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今年新启用的无人机巡检森林系统。该系统如同空中的“侦察尖兵”,借助智能图像识别、热感温度识别等技术,可实时采集、分析林区信息并自动识别异常。一旦探测到疑似火情,系统能立即触发报警,并将信息第一间推送至距离最近的护林员。接到警报的护林员将严格按照“13510”响应机制快速前往核查处置。

该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能构建半径8公里的立体监测网格,有效覆盖深山河谷等传统巡查盲区。相较传统人工地面巡护,其巡查效率提升约30倍。系统搭载的核心AI烟火识别算法,如同防火工作的“智慧大脑”,可实时捕捉分析林区异常热源点与烟雾形态特征,实现火情精准定位和溯源,为研判火情态势和制定扑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我区还在重要林区路口安装了具备语音提示功能的智能监控设施,及时提醒进入林区的市民群众。在明月山、黄草山、铜锣山等重点林区,安装了60套高位可见光、热成像智能摄像头,如同“千里眼”24小时实时监控预警,守护着辖区97万亩森林资源的安全。

森林防火“十不准”

1.不准携带火种进山

2.不准在野外烧火取暖

3.不准在林区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4.不准违规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

5.不准在林区吸烟、点火照明

6.不准在林区野炊、烧烤食物

7.不准在林区玩火

8.不准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9.不准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

10.不准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我区发布森林防火禁火令严格管控野外火源

7月18日,记者从区森防办获悉,为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我区发布了森林防火禁火令。

禁火时间从禁火令执行时间印发之日起至2025年10月10日,禁火区域是全区所有林区和林区边缘100米范围内的区域。禁火规定,在禁火期和禁火区域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凡进入禁火区域的单位和个人,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一)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禁火区;(二)禁止烧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以及孔明灯;(三)禁止野炊、吸烟、火把照明;(四)禁止焚烧秸秆、杂草杂物、烧灰积肥及其他农事用火行为;(五)禁止烧蜂窝、蚁窝,烧山驱兽、狩猎等;(六)禁止其他容易引起森林火灾的行为。

禁火令明确指出,进入林区的车辆和个人,应自觉接受检查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挠和妨碍,并严格执行扫码入林规定。森林经营(管护)单位和个人在其经营(管护)范围内负有森林防火主体责任,必须认真落实各项禁火措施,特别是电力、通讯、燃气等行业,以及易燃易爆品仓库、寺庙、农家乐等重要风险点,要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野外用火,应及时举报;发现森林火情时,要立即向重庆市长寿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或当地政府报告。举报电话:12350、023-40241136。违反本禁火令者,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高温天气,这份预防中暑指南请收好

高温天气下如何科学预防中暑?出现中暑征兆如何紧急救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陈佳汝为大家带来了一份预防中暑指南。

如何科学预防中暑?陈医生表示,高温天气预防中暑,建议大家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穿衣方面,尽量选择轻薄、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避免穿紧身、深色衣物,影响人体散热;外出时携带遮阳伞、遮阳帽等遮阳用品,涂抹防晒霜,避免在直射阳光下暴晒。

饮食方面,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出现脱水,因此要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饮水量,出汗多时,可以补充含盐分的电解质溶液;适量吃一些果蔬,如西瓜、西红柿、苦瓜等,还可以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食品。

起居方面,生活起居要规律,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设置室内空调温度,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感冒或中暑。

出行方面,高温天气要尽量减少室外劳作或户外活动,尤其是在日照强烈的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如有较长时间的出门旅游,建议备上防暑降温药物。

如何及时识别中暑信号?陈医生介绍,根据症状程度不同,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状:头昏、全身疲乏无力、耳鸣、心悸、恶心、口渴、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轻度中暑症状:体温38℃以上,面色苍白泛潮红、皮肤灼热、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而快。重症中暑症状:体温超40℃,皮肤干燥无汗、严重者昏倒或痉挛。

出现中暑征兆如何紧急救治?陈医生称,如果出现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尽快脱离高温高湿密闭的环境,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如果有条件、病情也不重,赶紧适量饮用一些清凉的饮料,比如淡盐水或含盐的功能性饮料,也可以拿凉毛巾擦一擦降温,以缓解症状。

常见的防暑药物包括藿香正气水、金银花颗粒、十滴水、仁丹、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药物各有特点,且大多为中成药、非处方药,大部分药店都可以买到。需要注意的是,对酒精过敏的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也不能与头孢类抗生素同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陈医生强调,对于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发生中暑的风险更高,建议做好以下4点。一、及时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需要服用利尿剂者,应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二、减少运动。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若必须锻炼,尽可能安排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段。三、适当补充电解质。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四、保持联系。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记者 骆英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