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睿见 | 高考也是城市治理的一次“大考”
发布时间:2025-06-10 20:18:06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李秋灵/文

每年的高考,对无数学子来说,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对一座城市而言,也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

考验城市“绣花功夫”。今年高考期间,重庆各地多措并举,织密护考网络:交巡警依托“渝警骁骑”机动巡逻,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生态环境部门动态监测考点周边噪音与空气质量;医疗团队驻守考场,确保应急救治无缝衔接……这些城市治理“绣花功夫”带来的暖心之举,背后的治理哲学恰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正如高考期间,北京某考点外,一位家长突发低血糖,现场执勤民警和志愿者迅速联动,3分钟内送上糖水和急救包,让陪考家长直呼“安心”。城市治理的“绣花针”,穿起的正是民生关切的“千条线”,唯有协同共治,才能让这幅城市画卷既有韧性又有温情。

考验城市“智”治能力。6月7日下午,重庆一考生家长焦急求助——孩子的身份证不慎遗失,无法进入考场。派出所迅速开具临时身份证明,并启用无人机5分钟内送达考点,让考生顺利应考。这样的高效应对,得益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近年来,AI监控实时预警考场异常、大数据优化送考路线、智能调度系统缓解交通压力……智慧化正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高考期间,广州一位视障考生在智能导航设备引导下,独立抵达考场,科技温度让市民触手可及。当治理智慧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便更加深入人心。

考验城市文明程度。高考期间,城市开启“静音模式”:广场舞阿姨收起音响改打太极,施工场地繁忙的身影不见了,娱乐场所提前关门歇业了……众多市民以无声的行动,有的甚至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自觉守护高考期间的宁静,共同为学子送上一份“静音温情”。当“管理对象”自觉化身“治理主体”,城市治理进阶的密码便已悄然苏醒,当全民参与治理的理念形成社会公约,这座城市便拥有了“终极竞争力”——文明。

今年的高考已结束,不久后,每一位考生都会收到一个高考分数,或许,每一位考生及家长也都会在心中给高考中的城市治理打出一个分数。希望在一次次“大考”中,我们的城市会变得更温暖、更智慧、更美好,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城市治理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