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重庆技术转移中心签约

△4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重庆技术转移中心揭牌
4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重庆技术转移中心签约揭牌暨成果发布会在我区举行,标志着这一重要创新平台正式落地长寿。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麦立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联盟;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长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冉洪出席。
武汉理工大学是全国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高校,也是我国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根据协议,此次签约落地的武汉理工大学重庆技术转移中心项目,将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重点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麦立强在致辞中表示,武汉理工大学在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的科研积淀与长寿经开区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匹配,学校“253”科技创新行动也与长寿区“1416”科技创新工作体系高度契合,双方共同锚定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领域,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绿色化工等关键领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定期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联合企业打造定制化人才培养机制,持续输送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团队服务地方发展。
冉洪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双方携手共建武汉理工大学重庆技术转移中心,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务实之举,更是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步。希望双方持续深化合作,围绕天然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及硅基新材料等方向,共建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加速人才集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校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定期开展需求调研、科技攻关、项目推荐和协调培训等工作,以项目为载体、研发为平台,推动更多技术转化及产业化;深度谋划建设“1661化学谷”,积极打造国家级产教联合体,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助力长寿成为全市科技创新战略支点。长寿区将以最优政策、最佳服务、最强保障,全力支持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应用,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会上,武汉理工大学相关教授现场发布了“半导体技术与装备”“刀具涂层技术与装备”等多项前沿科技成果。
区领导蒋发平、张涛出席。
记者 张申欣 李辉 吴顺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