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奔流两千年,浪涛中沉淀着属于中国商业文明的基因密码。当历史的目光穿过秦汉烽烟,定格在那位以丹砂书写传奇的巴妇清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古代女性企业家的商业版图,更是“专注主业、创新求变、家国共济——一心谋发展”的精神图腾。
“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今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出了殷切希望。
回望长寿这片孕育过商业文明曙光的土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正在长江之畔激荡出新的回响。2024年,长寿民营经济贡献着全区50%的GDP、90%以上的就业,8.2万户经营主体在新时代续写着“一心谋发展”的新篇章。
谋发展,专注主业是跨越千年的商业密码。巴妇清依托家族世代积累的丹砂采掘制作技术,数十年如一日深耕丹砂产业,持续革新冶炼工艺,形成了近乎垄断的产业格局,成就了战国至秦朝工商业史上“丹砂女皇”的传奇地位。这种“一生择一事”的匠人精神,在当代民营企业中淬炼为应对纷繁市场的“压舱石”。望变电气31年专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和取向硅钢研发,将取向硅钢产量做到全国第四、民营企业第二;康普化学致力于成为全球特种表面活性材料领域的代表企业,如今打破铜萃取剂技术的行业垄断,铜萃取剂占据全球30%的市场份额。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心无旁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
谋发展,创新求变是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巴妇清突破性别与制度双重桎梏的智慧,到长寿“蒲氏墨”凭借领先的技术工艺抢占“官墨”市场份额,创新的基因始终在长寿血脉里汩汩流淌。如今,长寿集聚国家“小巨人”企业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5家、高新技术企业235家、科技型企业1348家,形成创新企业“雁阵”发展格局,为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驱动力。长寿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也释放出利好信号,搭建“1+4+N”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体系,设立长寿区科创基金,为民企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广大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要争当创新创业的典范,抢抓市场机遇、把稳投资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努力争做一流产品、塑造一流品牌、争创一流长商。
谋发展,家国共济是基业长青的根本之道。在当时“徙天下豪富”的严苛政策下,巴妇清以财富回馈社会,赈济灾民、捐资筑长城……开创了民营企业服务国家需求的先河,得到秦始皇敬重并为其筑“女怀清台”。这种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需求的自觉担当,在当今民营企业家的血脉中依然奔涌不息。长寿经开区企业积极发展零碳产业,实施减污减碳工程,2024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0万吨,累计经济效益超5亿元;伏羲农场开发智能农机技术,为区内农业提供高效种植、精准作业支持,推动智慧农业发展;重庆市长商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立“长商集团特困学生助学基金”,长期资助家境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民营企业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既奉献爱心,又能提升形象、凝聚人心,实现社会效益与自身发展的同频共振。广大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要争当回报社会的典范,找准自身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结合点,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长江潮涌,奔流不息。从“女怀清台”到“工业高地”,巴妇清留给后世最宝贵的启示,莫过于“一心谋发展”的纯粹。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起点,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抓住时代机遇,心无旁骛谋发展,在长寿这片热土上,书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黄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