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时强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长寿作为现代化渝东新城的重要节点城市,是重庆陆路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一年来,我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化工产业集聚区,助力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078.5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总产值1623.9亿元、规模居全市第五,长寿经开区入选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30强。
加快产业集聚升级
打造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
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长寿经开区重庆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该企业正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持续为川渝地区300多家企业输送超高纯度氧气、氮气、氩气等。

△图为重庆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
“公司看好长寿区打造世界一流化工产业集聚区的广阔前景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潜力,正分阶段推进新一轮投资布局。”该公司总经理吕斌介绍,预计2025年将投资1.2亿元,继续在长寿投资包装气工厂和新的空分、氢气和二氧化碳生产基地,建设高纯电子气生产物流基地。
“高纯电子气生产物流基地项目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后开工。”吕斌介绍,该项目预计明年二季度投产,投产后销售收益将达3亿元。

△图为重庆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
产业之于区域经济犹如发动机之于汽车,是区域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引擎”。长寿作为重庆的工业大区、工业强区,一年来,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不动摇,紧扣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聚焦建设世界一流化工产业集聚区、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全区已形成天然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及装备制造、先进钢铁材料、硅基新材料、数字健康等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我区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开工云天化40.8亿元玻纤高性能复合材料,三美、华陆38亿元氟、硅一体化等重点项目51个,投产巴斯夫MDI一体化扩能等项目58个,达产后可新增产能237.2亿元。引进新能源材料及装备制造材料加工企业18家,小康动力等重点企业产值增长125%,问界汽车增程式发动机全部产自长寿。
如今,随着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长寿的产业发展优势愈发凸显,更好地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创新分工,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协同推进科技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走进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VAE乳液生产线,只见机器有序运转,一桶桶刚下线的VAE乳液排列整齐,准备发往市场。

△图为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场景
VAE是一种高性能环保型水性乳液,是国家大力鼓励支持发展的精细化、高附加值产品之一,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等领域。近年来,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不断强化技术更新,定制化、差异化生产高端防水涂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如今,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VAE产品品种最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生产商,2024年产品实现全产全销。
“目前,乳液年产量可达18万吨。该产品凭借过硬品质与出色性能,畅销川渝地区市场,并在全国范围内彰显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乳液运行部工艺技术员况兴鑫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

△图为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合成的萃取剂
一年来,我区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方面,瞄准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联合131家企业打造长江上游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建成长江低碳产业研究院、武汉工程大学重庆研究院、康普化学新能源金属材料研究院等创新研发机构,集中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其中,华陆新材料硅碳负极规模化生产技术优化项目和聚狮新材料聚苯硫醚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技术突破项目,分别与电子科技大学和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成功签约,助力企业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立西南交通大学长寿技术转移中心,支持武汉工程大学重庆研究院建立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24年,全区登记科技成果11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99%。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塑造区域综合竞争新优势
近年来,我区以MDI产业链为切入口,依托长寿经开区新材料产业集群优势,通过安全管理理念互鉴、优秀经验模式互推、应急救援互助等举措,成立产业链安全联盟,带动产业链企业安全管理协同提高。这是全国首个聚氨酯产业链安全联盟,2024年,入选全市经济领域改革典型案例。

“聚氨酯产业链安全联盟的构建,激发了链条企业的安全活力,助推产业链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互鉴、互推、互助的安全理念,创新实施知识联学、资源联享、活动联办、人才联建和工作联关的协同机制,打通堵点、痛点、难点,补齐安全短板,有效提升了产业链条整体抗安全风险能力。”长寿经开区应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联盟成立后,高质量推动相关企业2024年大修任务提前完成,间接经济效益近3.5亿元。
改革破局提速,开放加快推进。一年来,我区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和党中央赋予的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图为重庆市动力锂电池全国铁路试运在长寿成功首发
2024年11月19日,伴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一列搭载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列车从长寿区渝巴物流专用铁路缓缓发车,一路向南驶往广西北部湾防城港新宏光专用线,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铁路的方式首次运输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标志着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开启了“铁路运输新模式”。
长寿作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西部陆海新通道长寿班列常态化开行区,目前正以建设川渝地区首个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牵引,积极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多式联运示范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枢纽节点和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枢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增长215%。
记者 张申欣 刘霞飞 陈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