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但对于易过敏人群来说,也迎来了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4月7日,记者从我区各大医院耳鼻喉科了解到,随着各类植物进入花期,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诊量较平日增长约40%,其中儿童患者占比近三成。医生提醒广大市民,春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易诱发鼻部症状,切勿将鼻炎当感冒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最近接诊的患者中,九成以上出现鼻痒、阵发性打喷嚏、清水样涕三大典型症状,部分人还伴随鼻塞、眼痒、咽喉痒甚至咳嗽。”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余琼介绍,3至5月是树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期,加上春季潮湿环境下尘螨、霉菌滋生,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约15%的重症患者可能因过敏反应影响到气道,引发过敏性哮喘,少数患者甚至出现反复鼻出血的情况。

余琼特别强调,儿童患者因鼻塞被迫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颌面骨发育异常,形成“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翘起、牙齿排列不齐等。她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睡眠打鼾、频繁揉鼻揉眼,应尽早就医。临床数据显示,约三成患儿因初期症状类似感冒,被误服感冒药或抗生素,反而掩盖了病情。
针对春季过敏防治,医生从临床医学角度提出了分级建议。环境隔离:花粉高峰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关闭车窗、卧室窗户;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以灭杀尘螨。阶梯用药:轻症患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切忌自行长期使用麻黄素类减充血剂,以防引发药物性鼻炎。对因治疗:尘螨过敏患者可接受舌下含服脱敏治疗,但需坚持3年以上疗程方可见效。
据悉,我区各大医院均已开通过敏性疾病多学科联合门诊,为合并哮喘、鼻出血等复杂病例提供一站式诊疗方案。医生建议,过敏体质人群外出可佩戴密封性良好的防护眼镜及N95口罩,回家后立即清洗鼻腔、更换外衣,最大限度减少花粉接触。同时提醒,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相似,容易被混淆。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记者 骆英 任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