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文
近日,食品安全问题又霸榜热搜:袁记水饺因食物中混有异物被立案调查,网友在海底捞虾滑中吃出蛆虫。再往前,还有山姆代购厕所分装蛋糕、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
食品安全问题一经曝出,全国上下都口诛笔伐。然而,“骂骂咧咧”背后,却又是老百姓深深的担忧和无奈:食品问题频出,可谁也不能不吃不喝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个“安”是安全的安、是安心的安。谁来保障“舌尖安全”、怎么让群众吃得安心?私以为,社会共治不可或缺。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方切实履责尽责,共同打造食品安全大环境。
食品安全法治建设要“严”。关于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立法部门应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完善食品安全领域法律规范体系,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使违法犯罪者“痛到不敢再犯”,并有效震慑潜在的违法者。
食品安全生产源头要“净”。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应从源头抓起,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控原材料安全、严抓生产流程规范,保证食品生产的源头“干干净净”,守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要“狠”。市场监管部门应切实履责,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点的关注,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以科技为监管方式赋能,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对发现的不合规产品和违法行为,必须“零容忍”,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食品安全宣传学习要“广”。人人都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者、捍卫者。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渠道和合法商家,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检验合格证明。发现食品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跟进处理结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