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玲聪/文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更关乎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稳固。在长寿区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正展现出蓬勃的力量与无限的可能。而12月6日在长寿区召开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经验交流会,犹如一场及时雨,为长寿区乃至全国的乡村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治理的“桥头堡”。长寿区始终将党建工作贯穿于乡村治理的全过程,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在葛兰镇盐井村,村支两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探索出“湾长制”。由村民投票选出的“湾长”,在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了“小事不出湾、大事不出村”的和谐邻里氛围,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显著提升。这一模式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下,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强大能力,不仅有效解决了乡村治理中的实际问题,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无疑是乡村治理的根基所在,唯有根基稳固,才能构筑起乡村振兴的宏伟“大厦”。因此,在乡村治理进程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至关重要,只有让党旗在乡村治理一线高高飘扬,方能引领乡村稳步前行。
自治强基,激发乡村治理的“源动力”。长寿区积极鼓励村民参与自治,健全自治组织,强化议事协商,创新治理模式,充分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邻封镇邻封村围绕加强和创新基层民主议事协商机制,探索出“五五议事,合和共兴”议事协商工作模式。依靠“五类主体”,聚焦“五大内容”,融合“五条路径”,梳理“五步流程”,落实“五项保障”,成功解决了诸多村级事务,推动了长寿柚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的繁荣,培育了优势品牌,壮大了集体经济,带动了村民就业创业。这种自治模式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极大地提升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村民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力量,唯有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深度参与乡村治理,方能凝聚起强大的治理合力。故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拓宽村民参与渠道,赋予村民更多话语权与决策权显得尤为关键。
德治立标,树立乡村治理的“风向标”。长寿区注重以文化德、以规立德、以人育德,培育乡村治理文明风尚。龙河镇保合村通过引进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为乡村治理注入青春力量。年轻的村支两委班子在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干群关系的同时,实施“青年100计划”,与高校“村校联动”,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活动,成立“保合青年乡村文化”公司,助力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这些青年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在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德治有了新的载体与活力,使乡村社会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治堪称乡村治理的灵魂所在,它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们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故而,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充盈道德力量乃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使命。
数字化赋能,打造乡村治理的“智慧脑”。身处数字化时代浪潮之中,长寿区紧跟时代脉搏,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与智能手段,为乡村治理插上“智慧翅膀”。借助“数字重庆”建设的良好契机,长寿深入推进“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持续完善“指挥中心+大数据+网格化”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如在“湾长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智能手段,加强对乡村治理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实现对乡村事务的实时监测与动态管理,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字化技术无疑是乡村治理的“利器”,它能够为乡村治理提供更为高效、精准的服务。毋庸置疑,加大对乡村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数字化人才培养,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异域良策,可启新思。全国各地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为长寿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如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的“三步四和”家风培育法,通过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将家风家训融入乡村治理实践,提升了村民思想道德水平,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重庆市北碚区以艺术点亮乡村,聚焦乡村美育,探索出以艺术乡村为场景、三产融合为动力、多元治理为支撑的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路径,凝聚起共治共建共享的磅礴力量;山西省洪洞县的“联手说事”工作模式,构建起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多方联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让群众遇到操心事、忧心事、烦心事、闹心事,有地方说事、有专人理事、有制度办事、有台账清事;重庆市荣昌区的“小院家”院落微网格治理,以“小院家”建设为载体,搭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破解乡村治理“自治管理难、主动意识弱、人居环境差”三大难题……
长寿区应积极汲取这些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长寿区要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以德治为支撑,持续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与机制。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制度化乡村治理根基;构建“三治融合”体系,形成多元化乡村治理格局;厚植人才培育优势,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重构乡村空间,提升系统化乡村治理水平。全力绘就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善治新画卷,让长寿区的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为全国乡村治理贡献长寿智慧与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乡村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坚信在党建的坚强引领下,长寿区的乡村治理必将取得更为卓著的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共享乡村治理成果,畅享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