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记者在恺迪苏(重庆)有限公司(简称“恺迪苏”)实验室内看到,QA、QC(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负责人苟小兰正带领实验团队,对发酵液进行粗蛋白含量、微生物含量等质量检测实验。

▲苟小兰正在进行检测实验
“质量,乃企业之生命线。”苟小兰耐心地叮嘱团队成员,质量检测旨在确保发酵生产的各个环节处于受控状态,保障生产的斐康蛋白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014年,苟小兰从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通威集团、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任职。彼时,利用甲烷氧化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质资源,可替代传统饲用蛋白质原料用于动物养殖,该技术在国外已完成实验室和中试研究,却尚无规模化工业化生产。苟小兰从中窥见甲烷氧化菌生产的广阔科研前景,于是在2021年,34岁的她毅然加入恺迪苏,开启该技术的规模化生产落地研究。
欲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菌种至关重要。苟小兰带领团队欲将全国首批荚膜甲基球菌生产菌种引入重庆长寿,然而菌种运输遭遇疫情,培育过程亦是困难重重,菌种不生长、杂菌污染等问题困扰着整个团队。
为攻克这些难题,公司董事会积极与国内外众多机构及合作伙伴多方协调,历经多次沟通与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引入菌种。在菌种培养方面,公司不惜财力物力,确保各项设备与资源充足供应,为苟小兰及其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她带领团队多次调试,耗费大量时间精心钻研,通过优化供气方式、调整培养硬件条件等,让这珍贵菌种在长寿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恺迪苏于2022年10月投料试车,于2023年12月全面打通生产线。由此,恺迪苏逐步构建起工厂合规运营体系,还协助专利商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新饲料证书,发布了全国首个荚膜甲基球菌产品质量标准,取得了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恺迪苏亦成为全球首家规模化天然气制单细胞蛋白工厂。
苟小兰的个人成长与恺迪苏的发展实现了“双向奔赴”,这与恺迪苏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选人用人新理念紧密相关。
长期以来,恺迪苏始终将人的价值与安全置于关键位置,高度重视实验安全,为员工营造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同时,为员工提供众多参与国际行业交流会的宝贵机会,使其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精英、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聆听国际前沿的行业动态分享,深入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创新理念。
在人才培养方面,恺迪苏不断强化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以高精尖人才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开展安全观察活动,畅通人才晋升通道,完善培养体系,开设“发酵学院”,免费向对发酵有兴趣的员工开放,投入大量资源用于人才招引和培养,组建起一支汇聚全球人才的精英团队,人才领域涵盖技术、工艺、设备、分析、检测等,累计吸纳、培育人才90余名。
目前,恺迪苏一期项目成功实现4500万方天然气转化为2万吨单细胞蛋白的量产与市场化应用。此成果若以传统植物蛋白的生产方式衡量,相当于节省18万亩耕地和18亿升水资源。斐康蛋白产品已打通国内外销售渠道,今年7月,实现了重庆单细胞蛋白饲料首次出口波兰等欧美国家。
展望未来,恺迪苏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长寿区正全力打造全球新材料高地,为新材料产业提供广阔发展平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英才汇聚于此。恺迪苏期待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共同为推动水产养殖业乃至整个饲料产业的绿色转型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记者 陈钰 见习记者 庞秋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