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早呀!扔啥子垃圾?”
一大早,在阳光世纪城小区一处垃圾分类投放点,“守桶人”周勇建身着工作服、戴着印有“指导员”的袖笼,在垃圾箱前徘徊。
一有人来,她就立刻行动起来,一边迅速抓住把手,用力一拉,垃圾桶门“砰”的一声被打开,一边微笑着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周勇建是我区最早的一批桶边值守人。“去年,应号召成为义务桶边值守人,在垃圾投放高峰期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她告诉记者。
干了清洁工作20年,“守桶”还是第一次。
腐臭味、酸涩味混杂,那股子味道,周勇建至今难忘。
“一开始,有的居民不习惯垃圾分类,不配合分类投放,还说些难听的话。”但周勇建对值守工作一丝不苟,“现在大家的意识增强了,分类投放垃圾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不多时,社区维修工师傅挎着维修包赶来。“周大姐,哪个垃圾箱锁栓坏了?”
“看嘛,这个。”周勇建蹲下身招呼他修检。

“除了值守引导,还要负责哪些工作?”记者问。
“投放点的清洁卫生、设施报修这些工作,我们一并做了。”周勇建拍了拍修好的门锁,格外满意,“咱们小区刚刚获得全区一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表彰。忙点累点,值!”
在小区,记者发现,垃圾分类标语和宣传栏随处可见,小区干净整洁,令人赏心悦目。这些都离不开与周大姐一样的“守桶人”。
目前,我区正全面推行桶边值守制度,引导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像周勇建这样的“守桶人”,已成为城市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记者 肖娅 陈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