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桂香满城。当大多数人正享受假期欢愉时,在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复材”)长寿生产基地,一场关乎未来的“攻坚战”正全力冲刺。总投资23亿元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线设备更新及数智化提质增效项目现场,上百名建设者用汗水代替团圆,为项目如期点火按下“加速键”。

以“智造”赋能新材料未来
作为公司产业升级的战略核心,此次项目并非平地起高楼,而是对原有生产线的“脱胎换骨”。通过对F07&F04线的彻底升级,国际复材将打造一条年产8万吨玻璃纤维细纱的现代化智能生产线。
玻璃纤维细纱是制造高端电子布(如PCB电路板基布)的核心原材料,广泛应用于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汽车电子等前沿领域。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增强国际复材在高端电子材料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链的自主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尤为关键的是,该项目深度融合了“数智化”基因。通过装备更新与智能化系统集成,未来生产线将实现从投料、熔制、拉丝到检测、包装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从而达到显著的提质、增效、降本效果。
争分夺秒绘就“攻坚画卷”
10月8日,记者走进占地超过8.5万平方米的庞大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高耸的钢结构厂房已初具规模,厂房内,焊花四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作业面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运输车辆往来穿梭,高空中,塔吊巨臂挥舞,将巨大的设备部件精准吊装到位。
“时间紧,任务重,国庆假期正是我们抢进度的黄金窗口期。”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节点都精确到天,必须争分夺秒。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项目进度:建筑工程完成超65%,安装工程完成超50%。
记者在现场看到,安装工班长张师傅正和工友们一起,对照图纸,紧张地进行着管道的安装作业。他的工服已被汗水浸透,但眼神专注而坚定。
“家里孩子早就盼着假期出去玩了,但项目到了最关键的设备安装阶段,我们一点马虎不得。”张师傅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坚守者的心声,等项目成功点火后,再回去陪家人,那才叫真正的开心。

默默坚守为了更璀璨的绽放
在电气控制室,年轻的自动化工程师小陈正蹲在地上,仔细核对着一排排即将上柜的线路。“这条生产线的大脑和神经就在这里,我们的调试工作必须万无一失。”小陈说,这个国庆,他和同事们要完成中央控制系统第一阶段的上电调试,能参与这样高水平的生产线建设,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从资深的技术专家到年轻的产业工人,这个国庆假期,该项目现场有超过200名建设者默默坚守。企业也为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后勤保障,不仅提供了加餐和节日慰问,还合理安排轮休,让大家在紧张工作之余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他们的坚守,不仅仅是为了兑现“11月30日达到点火条件”的庄严承诺,更是为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的未来。正如国际复材一位负责人所言:“这个项目承载着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梦想。每一位在国庆期间奋斗的建设者,都是这个梦想的筑梦人。他们的汗水,必将汇聚成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磅礴力量。”
厂房外,节日氛围浓郁;厂房内,奋斗热情如火。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国际复材的建设者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他们的身影,是这个秋天最动人的风景。
记者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