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长寿答卷】持续推进产业转型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发布时间:2022-10-16 10:40:45 来源:
新闻摘要:

长寿新闻网 记者 李杉

 

砥砺奋进,十年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奋勇争先,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我区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重大成效。

 

(资料图)

 

量变革增量崛起  厚植工业发展动能


日前,恩捷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第6条线全线贯通,整个项目12条生产线已完成一半,7—10线预计今年12月投入使用。


该项目是我区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的一抹剪影。今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专项指挥部101个重大项目已有54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45.8亿元。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我区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5+1”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3个百亿级、78个十亿级以上项目落地生根,巴斯夫等龙头企业枝繁叶茂,新材料产值占全市1/4,成为首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近年来,我区加快工业经济“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数智赋能”,实施“千百亿”行动,百年重钢涅槃重生,全球最大锂电池隔膜、世界首套天然气制蛋白质、国内最大超临界气凝胶等177个战新项目成功落地,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新材料产值占全市1/4,获批欧洲重庆中心新材料产业基地,战新产业发展成效获全市督查激励表彰,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跃居全市第六。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546.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14.2亿元,2013—2021年年均增长11.14%。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2021年,沃特智成等11个战新项目投产,川维BDO一体化项目获中石化总部认可,国内最大超临界气凝胶生产基地投料试车,世界首套天然气制蛋白质等13个战新项目加快建设,实现战新产业增加值88.7亿元、增长15.4%。调优传统产业,投入20亿元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50个,建成数字化车间19个,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位列全市第六。同时,发展数字产业,加快物联网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解析节点建设,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家,信创产业基地签约落地,数字产业增加值增长25.8%。

 

(资料图)

 

村美民富产业兴  乡村振兴谱新篇


一座座新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如今,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长寿大地上铺展。


十年来,我区着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尤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紧扣“五个振兴”,不断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勇探新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乘势而上,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着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


农业总产值由2012年末的45.3亿元增长到2021年末的97.1亿元,增长了2.1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8.84%。其中,2021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7.1亿元、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4元,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15:1,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全市水平。


邻封镇作为长寿柚的主产区和核心示范区,围绕长寿柚主导产业,经130余年几代人的精心培育,成功打造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镇长寿柚种植面积已达5.3万亩,投产3.8万亩,年产果3500万个,年产值近3亿元,获“中华名果”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长寿柚的产业发展只是我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聚焦产业兴旺,做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同时,聚焦党政同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聚焦有效衔接,守住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工作底线;聚焦先行示范,奋力书写乡村振兴崭新篇章;聚焦乡村建设,推动打造美丽宜居长寿;聚焦乡村治理,走深走实乡村善治之路。

其中,推进农业“六个十万”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30.3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4.5%。“自然长寿”入围国家级品牌排行榜。破解乡村用地难举措被中农办专文刊载并入选全国首个乡村振兴白皮书向全国推广。“变农村公共事为农民自家事”“打造全产业链闭环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分别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累计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字号”称号。



(资料图)

 

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诗意共远方


今年国庆假期,杨克明故居陈列馆成为不少游客红色旅游之地,在这里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和洗礼。


青山与绿水交融,自然与人文荟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聚焦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积极探索文旅经济发展新路径,多项举措切实推动旅游发展升级。


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我区坚持突出特色、擦亮品牌,长寿湖、菩提古镇多点开花,加快打造旅游业升级版,推动长寿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明月山—大洪湖生态康养旅游带实施开发,“四大品牌”赛事盛况连年,全域旅游格局加速形成,“天赐长寿·人人向往”近悦远来。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并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区。


2018—2021年,全区旅游接待游客3785万人次,年均增速约8%;实现旅游收入282.6亿元,年均增速13%。


目前,成功完成杨克明故居文物修缮工程,并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完成长寿湖高铁站换乘中心、菩提山环山公路和三倒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项目(示范段);成功引进了动力三角翼、漂浮泳池等项目;加快推进长寿湖摄影基地打造和长寿湖文化产业园建设。


长寿慢城、清迈良园成功上榜第二批、第三批重庆市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菩提古镇成功创建重庆市首批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长寿湖景区获评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同时,创新开展宣传营销,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推广长寿文旅品牌;推动川渝两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参加广安市牵头举办的“渝广区县联动,共推文化旅游惠民政策”活动,联手推出6条川渝旅游精品线路;认真落实与垫江县对口协同发展协议,研究推出3条精品旅游线路等。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