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专版】长寿:构筑以“长寿”为核心元素的城市品牌
发布时间:2024-06-03 19:56:42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近日,2023“发现重庆之美”调查推选活动颁奖典礼暨2024“发现重庆之美”品牌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在重庆园博园举行。由区城市管理局推荐的4个项目获评“最美”奖项。其中,长寿时代广场街区获评“重庆最美街区”,桃兴路获评“重庆最美‘门前三包’示范路段”,桃花溪滨河步道获评“重庆最美山城绿道”,阳光世纪城获评“重庆最美垃圾分类小区”。
 

这些奖项的获得,既是我区城市形象的展示,也是对我区近年来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肯定。近年来,我区积极构筑以“长寿”为核心元素的城市品牌,奋力打造中国长寿生命科学城。长寿这座拥有独一无二地名的城市,正在变成人人向往的美丽宜居之地。

长寿构筑以“长寿”为核心元素的城市品牌 (3)

创造城市美好生活环境
 

“早上雾气弥漫,晚间霞光普照,一步一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美妙的画卷中!”进入夏季,每天清晨,桃花溪滨河步道上,前来锻炼身体的市民络绎不绝。
 

获评“重庆最美山城绿道”的桃花溪滨河步道,沿着长寿的母亲河“桃花溪”而建,两岸总长20公里。在这条步道的打造上,借助了桃花溪的天然美景,岸边布置了水生、湿生、旱生植物,50余种植物形成层次丰富的滨河植物景观。步道两侧,还修建了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健身场所,市民到这里打打球、出出汗,也是不错的选择。
 

塑造美好人居环境、共同缔造幸福生活,是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首要任务。除了桃花溪滨河步道,我区今年在城市景观提升方面采取了不少举措,着力打造美好城市环境,持续推进城市环境不断净化、绿化、美化、靓化。
 

为提升群众的“绿色幸福感”,完成街头绿地提质、城市绿道建设、补植补栽、口袋公园等工程项目12个;改造提升坡坎崖、交通转盘绿化4.4万平方米,绿化补植10万平方米、栽植乔木4000余棵。据统计,今年我区新增城市绿地56万平方米,城市景观更加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此外,我区启动实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行动,全方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景”融合“新风尚”。
 

筑牢城市运行安全防线
 

近日,市民杨先生驾车到协信广场商圈吃饭,他将自己的爱车停放到老体育馆机械式停车场,他称赞道:“现在老城停车方便多了。”
 

今年,我区结合老旧城区改造,新建小微停车场75个,新增停车泊位1960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城区停车难问题。
 

近年来,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区面积达75.88平方公里,城区绿地面积2724万平方米,人行道、车行道面积780万平方米,拥有城市桥隧82座,停车位8.5万余个……这些都给城市运行安全带来不小挑战。
 

以往,城市管理部门收到的市民投诉最多的问题就是道路、人行道不平整、盲道不规范、窨井盖破损等。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开展道路平整专项整治、窨井盖专项整治,对各类“伤痕路”开展逐一修复,累计改造城市道路60万平方米,建成盲道73.8万米,有效整治破损、缺失、权属不明窨井盖隐患1000余处,不断刷新道路“颜值”,提升市民满意度、幸福感。
 

我区还积极推进“门前三包”示范道路建设,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城市综合管理提档升级;加强城市桥隧安全维护,保障安全运行;依法依规开展城市综合执法,确保城市秩序井然;创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市民分类习惯加快养成……

长寿构筑以“长寿”为核心元素的城市品牌 (1)

顺应人民群众美好期盼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长寿时代广场就成了市民的热门打卡地。市民来到这里,或休闲漫步,或观赏喷泉,或到“光合梦工厂”夜市品尝烧烤等美食小吃,好不惬意。
 

一直以来,我区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通过打造通畅、安居、友好、文化之城,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近年来,我区建成并持续美化6.2万平方米的长寿新地标“时代广场”,重新梳理打造园林景观,打造以水、光、屏为元素主题构建的数字化智能空间,通过数字化水媒介装置可执行上千种节目编排,产生万余种配合变化的景观,让这里一跃成为市民热门打卡地。
 

除了广场更时尚,我区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增设夜市摊位,打造了时代中心、金科美邻汇、菩提古镇等夜间经济示范点,让散落在城区马路边、小巷里的游摊小贩更有归属感。聚集经营、整体打造让就餐环境更加干净整洁,顾客消费更加方便。
 

此外,我区建成56个城市公共厕所、48个无障碍卫生间,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如厕环境。新建17个“劳动者港湾”,为在外奔波劳作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群体提供了一个“休息好去处”,让他们在疲劳的工作中感受到城市的温暖。记者  李秋晨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