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新闻网 记者 袁颖/整理
在长寿城南门东侧的凤山山崖上,曾建有长寿最早的公园——南城公园。
南城公园,是1926年川军第二十军第七师师长范绍增进驻长寿期间,倡导修建的。据原矗立公园门前的《长寿南城公园记》石碑记载:“长寿山城,风气闭塞,初无胜地足以壮游,观阔胸襟者。丙寅春,师长范公绍增、副师长罗公君彤,驻节是邦,倡议建南城公园……”可见,南城公园是为改善当时长寿城“风气闭塞”的环境而修建的。

南城公园,东靠原长寿城城墙,西抵旧县科考之地的“考棚”(已拆毁),北接民房,南临悬岩,呈月牙状。位居凤山三级崖台地段中级的制高点上,地势高耸,视野开阔,江天独览,风光别致。园内,文槛曲折,花木扶疏,古榕参天;亭台水榭,典雅别致;飞檐长廊,古色古香。尤其沿古榕一侧,修建有荷花池,池中建有亭台“一泓榭”,沿池榭有曲栏回绕。游人入榭凭栏观池,但见荷花初绽,池鱼漫游,甚有江南水乡之韵。过“一泓榭”水池东上是一开阔地,一大石碑矗立其间——这是为纪念在北京“三·一八”惨案中,为国英勇捐躯的长寿籍学生陈燮而修建的“陈燮烈士纪念碑”。离纪念碑不远处,还建有图书馆、篮球场、乒乓室、游艺室、照相馆等文化、体育设施。
公园东、南一侧,是陡峭挺拔的凤山悬岩,沿岩建有石径和石栏,供游人漫游或凭栏远眺,远山近水悉收眼底。
南城公园及其图书馆、篮球场、乒乓室、照相馆等的修建,首开长寿县公用绿化园林和文体设施之先河。一改长寿城内风气闭塞,无游览胜地之旧貌,为人们提供了游览、观景和文体活动的场地,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亦为凤城长寿增添了一大景观。
1961年,中共长寿县委机关入迁南城公园,公园失去了游览、观赏、娱乐的功能。后来因城市开发建设,南城公园园址又改作“凤城大院”庭园新居。其园中古榕和部分花木尚存,仍枝繁叶茂,挺拔苍翠。
区委党研室 高振声/供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